第83章

作品: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作者:韬仔|分类:历史|更新:2025-11-08 16:11:50|字数:6574字

.....

北海城中。

刘备败退至此,又闻关羽误杀陈登。

败军之痛更添三分。

但他终究未责关羽半句。

普天之下,刘备最信者唯有云长。

徐州屡战屡败,看来非我命中之土。

青州陷入两难境地,若我牵制袁绍,必使曹操壮大;若不牵制袁绍,又恐被袁绍吞并。

刘备心中烦闷,叹息不已。

无论袁绍还是曹操坐大,于他而言结局无异——不是被曹操吞并,便是被袁绍吞并。

曹操虽为司空,迎奉天子入许都,但在刘备眼中,他与董卓并无二致,皆非可依附之人。

更何况,刘备早已习惯州牧之位,若要他对曹操俯首听命,自问难以做到。

田畴、祢衡虽为当世人杰,却非能助他谋划大势之人,而可助他成事的陈登,如今已被关羽所斩。

“唯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

又至一年丰收时节。

江淮虽遭袁术祸乱,百姓困苦不堪,但今年雨水充沛,田间收成较往年丰饶许多。

曹操下令免除江淮赋税,稍稍缓解百姓之急。

然而,若要彻底治理江淮,却非易事。

曹操苦于无合适人选留守寿春,以恢复民生经济。

武将方面,他已定下曹仁镇守,但曹仁善战不善治,难以担此重任。

“显谋、公达、奉孝,可识得内政之才,助我治理江淮?”曹操苦思无果,只得求问众人,“尤其是显谋,你既能举荐陈群予吕布,何不也为我举荐一二?”

相较于袁绍,曹操麾下可用之才确实匮乏。

荀攸笑而不语。

郭嘉则笑嘻嘻地搭上李牧肩膀:“显谋啊,明公问策呢!除了文若,我与公达可不识其他王佐之才。”

李牧以折扇轻推郭嘉之手,微微行礼:“明公若求治理江淮之人,牧有三名人选,可供明公斟酌。”

郭嘉一愣:“三个?显谋,王佐之才有一人已是难得,你竟能举荐三人,未免太过惊人。”

曹操闻言大喜:“显谋快说,是哪三人?我全都要!”

何须选择?人才自是多多益善!

李牧摇扇轻笑:“济阴定陶人董昭董公仁、颍川长社人钟繇钟元常,以及淮南人刘晔刘子扬。此三人皆可胜任治理江淮之责。”

郭嘉惊讶:“显谋竟也识得钟繇?”

“略有耳闻。”李牧淡然一笑,不再多言。

曹操兴致勃勃地追问郭嘉关于钟繇的才能。

郭嘉难得正色道:主公,钟繇此人,在下不愿与之深交。

曹操诧异:莫非奉孝与钟繇有过节?

郭嘉摆手:非也,只是他与文若交情匪浅。

曹操更加困惑。

李牧一语道破:主公,郭奉孝这般放浪形骸,想必常遭钟繇白眼。

郭嘉不满道:显谋此言差矣!我郭奉孝天纵英才,何须那老古板赏识?

荀攸见郭嘉越说越不像话,插话道:主公,钟繇现为黄门侍郎,随圣驾自关中来。奇怪的是文若竟未向主公举荐此人。

曹操这才想起,在返京的众臣中确有一位寡言的黄门侍郎。

因其沉默寡言,不显山露水,曹操并未多加留意。

原来是他!曹操捋须道:看来东归的朝臣中,藏龙卧虎啊。

荀彧不举荐钟繇的缘由,曹操心下了然。

当年关中一役,三百余朝臣仅存不足百人,想必钟繇是明哲保身,不愿惹是生非。

我这就修书文若,让他详述此事。曹操捻着短须,又看向李牧:显谋,你所荐三人中,董昭、钟繇我都知晓。这淮南刘晔是何许人?莫非是袁术旧部?

李牧笑道:主公不妨询问桥蕤。

见李牧不愿多言,曹操便召来桥蕤询问刘晔生平。

桥蕤不假思索道:主公,刘晔乃淮南成德人,乃光武帝之子阜陵王刘延后裔。

此人年少成名,七岁时其母临终嘱咐,言家中仆人心术不正,恐生祸端,命兄弟二人长大后除之。

刘晔十三岁便遵母命斩杀此仆,足见胆识。

汝南许劭善相人,避乱扬州时曾言刘晔有辅佐天下之才。

......

桥蕤对刘晔生平如数家珍,详述其才能。

曹操听得心痒难耐,恨不能即刻与刘晔促膝长谈:可知刘子扬现在何处?

桥蕤答道:本在寿春,但昨日听闻他欲往荆州,不知是否已离城。

听闻贤才即将离去,曹操急道:速速拦住刘晔!若让他走脱,唯你是问!

啊?

桥蕤一时愕然。

莫非刘晔得罪了主公?

那我方才这番介绍,究竟是福是祸?

曹操厉声喝道:“还发什么呆!”他敏锐察觉到桥蕤的迟疑,又叮嘱道:“务必礼数周全,一有音讯即刻来报,我要亲自登门相邀!”

桥蕤紧绷的神情这才舒缓下来。

喜欢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第8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第83章并对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