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他和周瑜最担心的局面。
要让孙策在江东立足,就必须向曹操证明其价值。
曹操饶有兴致地看向鲁肃,等待他的回应。
鲁肃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吕布乃豺狼之辈,若让其占据徐扬二州,危害更甚袁术。司空既有驱虎吞狼之策,何不再养一虎,使二虎相争?
孙太守虽在袁术帐下,却一直仰慕司空。当年讨董之时,唯有司空与孙破虏将军敢与董卓正面交锋。
江东六郡宗贼盘踞,孙太守可为司空扫平内患,牵制吕布。司空居中调度,则徐扬二州可保无虞。
鲁肃暗自紧张。
这个理由其实并不充分。
因为曹操未必需要孙策这头江东猛虎。
荀攸不再言语。
曹操眼中却闪过兴奋之色:鲁肃,可愿入朝为官?
鲁肃迟疑道:在下乡野之人,恐难胜任......
曹操挥手打断:我用人唯才是举,不问出身。就这么定了!我会奏请天子,让孙策承袭其父破虏将军之职,征讨江东。
你回去转告孙策,然后便来我帐下听用。
待你归来时,破虏将军印绶自会送至庐江。
鲁肃一时愕然。
自己本是来当说客的,怎会如此?
曹操不再多言,示意典韦送客。
鲁肃只得返回庐江与孙策、周瑜商议。
待鲁肃离去,曹操问荀攸:公达以为此人如何?
荀攸简练答道:当世英才!
曹操大笑:正合我意!让他入朝为官,孙策身边就少了个谋士。虽然养虎为患,但江东宗贼林立,若我亲自出兵,不仅耗费兵力,更会引发宗贼仇视。
这些宗贼如同群狼,即便除掉头狼,也会被其他恶狼记恨,不利于平定江东。
“若得孙策这头猛虎替我们撕咬群狼,那些宗贼必然对孙策恨入骨髓,届时我再施以怀柔之策,江东必能平定!”
荀攸恭敬行礼:“主公英明神武!”
曹操抚须而笑:“兵法云:攻心为上,正是这个道理。”
稍作停顿,曹操又问:“公达,小沛可有新消息?”
荀攸立即答道:“桥蕤率军逼近小沛,却始终在三十里外按兵不动。至于显谋所部,自十日前便失去踪迹。”
曹操朗声笑道:“公达初来不久,不知显谋用兵如神。他若想隐匿行踪,任谁都难以探查。桥蕤这支兵马不足为虑。”
“既然孙策意在江东,我们便直取寿春。多年未见袁术,倒有些想念这位老朋友了!”
......
鲁肃返回皖城,将曹操的条件告知孙策与周瑜。
孙策闻言色变,断然拒绝:“让子敬去许都,无异于断我臂膀!曹操奸诈多端,子敬此去凶险难测。我宁可放弃江东,也绝不答应!”
鲁肃深受感动。
孙策这番肺腑之言脱口而出,更显其赤诚之心,令鲁肃愈发敬重。
“得遇明主,乃鲁肃之幸。”鲁肃郑重行礼:“然主公欲成霸业,不可因小失大。曹操为博声望,必会厚待于我。待主公立足江东之日,鲁肃定当归来!”
“这......”孙策仍显迟疑,眼中满是不舍。
新得贤才却要拱手让人,孙策实在难以释怀。
“伯符勿虑。”周瑜温言劝道:“许都有我叔父周忠照应,子敬必无大碍。曹操忌惮伯符坐大江东,故以子敬为质。若不遂其意,取江东恐生变数。”
“成大事者,当机立断!”
见周瑜也出言相劝,孙策顿足长叹:“让子敬代我涉险,孙策心中何安!”
“设宴!今夜我要与子敬痛饮至天明!”
次日清晨。
周瑜亲送鲁肃至江畔。
“子敬此去许都,务必为我留意一人。”周瑜神色凝重:“此人姓李名牧,字显谋,乃曹操心腹谋士。但此人深居简出,行踪诡秘。”
“叔父曾来信提及,曹操得此人如虎添翼,盼我能入许都制衡。”
“然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对此人知之甚少,何以制之?”
“伯符胸怀大志,曹操终将成为劲敌。”
“欲破曹操,必先击败李牧!”
鲁肃神色凝重:“能让公瑾这般看重之人,定非等闲。公瑾放心,我必竭力探查。”
周瑜轻叹:“本想请子敬相助,未料曹操竟开出如此条件。世事难料,子敬在许都千万小心!”
望着鲁肃乘舟远去的身影,周瑜再度叹息:“子敬此去,归期难料。伯符失子敬,如断臂膀!”
曹操信守承诺。
鲁肃返回后,破虏将军印绶便送至皖城。
孙策得印后,立即诛杀袁术安插在庐江的心腹,同时传檄江东各郡:凡助袁术者,破虏将军孙策必代朝廷讨伐!
丹阳太守袁胤闻讯惊惶失措。
袁胤一面坚守城池,一面急遣信使向袁术求援。
此时下邳城外。
袁术会合纪灵、刘勋,率十万大军压境,营寨连绵三百里。
所经之处,钱粮尽数劫掠一空。
仁德?
袁术何须仁德!
十万大军每日耗费甚巨,若不劫掠,粮草从何而来?
这般流寇战术令吕布头痛不已。
吕布用兵时虽也劫掠,但只针对豪强大户。
在他看来,劫一户豪强胜过抢千名百姓。
因此吕布劫财,鲜少引发大乱。
豪强破财免灾,百姓不受侵扰,城池大体可保安稳。
喜欢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