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作品: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作者:韬仔|分类:历史|更新:2025-11-08 16:11:45|字数:6748字

8

贾诩摇头:“现在归顺,刘表明日就会发兵,照样难逃一死。”

“不如假意随孔融攻打许都,借口粮草不足撤回宛城。孔融奈何不了你,刘表也会更信任你。”

“待曹操击败袁术,必来取宛城。届时老夫向曹操说明原委,献城归顺。”

“至于孔融,让他战死沙场便是。此人若死在曹操手里,有损曹公名声。”

“你杀了孔融,曹操反而会更器重你。”

贾诩心中暗想:若非刘表逼张绣攻许都,自己本无意投靠曹操。在宛城逍遥自在不好吗?可刘表此举,分明是要断送主仆二人的性命!

西凉谋士贾诩,为求自保曾怂恿李傕郭汜率十万大军进犯长安。刘表竟妄想取他性命,简直不知死活!

贾诩平生最爱闲适度日,垂钓饮酒,颐养天年,最恨被人拖入险境。如今刘表触其逆鳞,贾诩不介意将宛城拱手送给曹操。

刘表?哼,也配算计老夫!贾诩眼中寒光乍现。

张绣闻言大喜,只要不去硬碰曹操就好。他可不想步李傕郭汜等人的后尘,被曹操收拾得服服帖帖。

当夜宴席上,张绣对孔融极尽吹捧。孔融毫无戒心,满脑子都是趁曹操征讨袁术之际,前往许都重整朝纲。

......

小沛城中,吕布麾下大将张辽正严密布防。得知桥蕤率军逼近,他派出斥候日夜监视,严防突袭。

此地乃战略要冲,若失守则下邳将陷入袁术大军合围。吕布深知利害,特派最得力的张辽镇守。

报!将军有信!

张辽诧异:何人送信?

副将禀报:一骑兵在城下射箭传书,未留姓名。

展信细读,张辽拍案大笑:小沛可保无虞!

副将好奇追问,却见张辽神色骤冷:近日城内恐有异动,务必严加防范。副将噤若寒蝉,不敢再问。

城外军营,勤学好问的曹仁手持竹简笔墨,侍立李牧身旁。

军师为何只命人射信入城?

[四更完毕!求订阅支持。]

曹仁勤学好问,李牧也乐于指点。

每当曹仁请教,李牧都会耐心解答。

在曹操的宗室将领里,肯踏实学习的也就曹仁了。

夏侯惇和夏侯渊两兄弟,即便天天给他们讲解兵法也是徒劳,他们宁可去劈柴锻炼力气。

曹洪则整日沉迷饮酒敛财。

曹仁的弟弟曹纯虽然也愿意学习,但他更热衷结交儒生,不像曹仁这般虚心求教。

李牧向来不喜与人交往,因此曹纯来访时,往往得不到指点。

时间久了,曹纯也就不再登门。

唯独曹仁放得下架子,厚着脸皮求教。

用兵之道,贵在虚实变化。要让敌人暴露行踪,而隐藏我军动向,这样就能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李牧望着小沛城,特意放慢语速让曹仁记录。

桥蕤率两万大军来攻,小沛守军仅两千余人,你的先锋部队同样只有两千。

敌众我寡,若正面交锋,即便取胜也会损失惨重。

所以要先掌握敌军动向,同时隐藏我军行踪。这样我军能集中兵力,而敌军不得不分兵驻防。

当然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不能生搬硬套兵法。桥蕤若分兵十处,每处仍有两千人。

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

曹仁快速记录着要点,竹简上只写下关键词语。

他边记边思考,又问道:只派人送信入城,就不怕信件送不到张辽手中?

李牧笑道:用兵需知己知彼。张辽治军严谨,赏罚分明,部下若私藏信件必受严惩。

曹仁顿悟道:原来如此,若小沛由元让镇守,恐怕信使未至,军中诸将便已知晓内容,我军动向就难以隐藏了。

李牧轻摇羽扇赞许道:此喻甚妙!

报!桥蕤大军距此仅三十里。

官道之上。

两万袁军拖着兵器,甲胄不整,个个萎靡不振。

袁术虽号称十五万大军,实则多为江淮饥民。

为何沦为饥民?

只因粮草尽被袁术所夺!

无粮可食,只得 从军。

然袁术素来穷奢极欲,分与士卒的粮饷寥寥。

但求饿不死能行军足矣。

至于攻城之力?

只需高喊破城之后,纵掠三日,这群饥卒立时便如恶犬般癫狂。

此乃袁术御兵之道!

破城安民?

袁术何曾有此远虑。若不劫掠,攻城何为?

军心涣散,此战艰难啊。

桥蕤暗自叹息。

作为袁术麾下仅次于张勋的将领,桥蕤出身名门,自幼熟读兵书,深谙统兵之道。

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纵通兵法,面对这群因袁术劫掠而被迫从军的士卒,莫说令行禁止,能驱使其行军已属不易!

对于众将推崇的袁术兵法,桥蕤只觉头痛欲裂。

破城劫掠,裹挟青壮,与当年黄巾贼何异?

袁术竟能以江淮弹丸之地,两三年间聚兵十五万,实非寻常人可为。

冀州户口百万,袁绍至今亦无十五万大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第7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第72章并对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