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同出袁氏,二人却截然不同。
袁绍为庶子,过继给袁成为嗣。
因此性情谦和,善于养名,在士人中声望颇高。
袁术则因嫡子身份,自幼目中无人。
他不喜结交士人,偏爱招揽游侠死士。
在他眼中,士人本该主动投效。
这份骄傲令袁术愈发狂妄任性。
譬如袁绍会散财济民以博美名。
袁术却对路人视若无睹,若有人挡道,直接命人驱逐。
袁绍遇到心仪之物,总会谦逊有礼地请求;袁术则截然不同,他的方式简单粗暴——强夺!
冯方之女在扬州避难时,袁术登城偶遇,二话不说便将她掳走,毫无顾忌。
名声受损?袁术根本不在意!
身为四世三公的嫡子,自有人替他摆平一切麻烦。
曹操和袁绍还需加入西园八校尉谋求晋升,依附大将军何进。而袁术起步便是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统领禁军,地位显赫。
董卓废帝后,为拉拢袁氏,封袁绍为渤海太守,袁术则为南阳太守。南阳乃天下第一郡,远胜袁绍的渤海。长沙太守孙坚甚至杀南阳太守张咨,主动投靠袁术。
手握如此优渥的资源,袁术却狂妄自大,最终成为仅次于吕布的失败者,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尽管如此,曹操并未小觑袁术。战略上可以轻视,战术上必须重视。
“虎痴,去请显谋来司空府议事!”曹操让宣旨太监暂候,需与李牧商议如何回复刘协。
李牧在许都的日子颇为惬意。作为谋士,他无需像荀彧那般操劳,虽不掌权,却乐得清闲。权势如荀彧,最终难逃一死;皇帝懒政,亦会被权臣架空。而李牧逍遥自在,以天地为棋局,众生为棋子,看似无权,实则超然。
家中更有 蔡文姬相伴,若像荀彧般终日忙于政务,岂非辜负良辰?
“明公!”李牧锦衣折扇,携香而至。这熏香源自荀彧的秘方,经他改良后,不仅怡人,还能驱蚊。昔日李牧不熏香,如今却乐此不疲。
这个时代,最令李牧心烦的莫过于蚊虫叮咬。
濮阳的清泉小筑四季宜人,蚊虫绝迹。
然而许都的清泉小筑尚在修建,只得用熏香驱虫。
显谋,虽未能借袁术之手除掉孔融,但这老匹夫已逃往襄阳投奔刘表了。曹操见李牧前来,开怀大笑。
李牧轻摇折扇,略显诧异:袁术不杀孔融尚在情理之中,但若无高人指点,孔融怎会想到去襄阳?
曹操笑道:随行的宣旨太监说,孔融本欲投河自尽,却被一文士劝阻。你猜此人是谁?
李牧略加思索便道:寿春城内,会管这等闲事又特意引孔融去襄阳的,除陈宫外不作第二人想。
曹操语带讥讽:显谋所料不差,正是陈公台!此人屡败于你之手,心中不服,此番定又在耍弄阴谋。
那小太监还说,孔融与陈宫密谋借刘表之手除我,当真愚不可及!
刘表虽为汉室宗亲,却也未曾向刘协进贡。
显然,这位荆州牧根本不把天子放在眼里,更不承认曹操拥立的许都朝廷。
汉室宗亲嘛,在这乱世自然更愿割据称雄。李牧踱步道:正如已故的益州牧刘焉,自毁栈道妄图称王。孔融若以为宗亲必忠汉室,未免太过浅薄。
若宗亲当真忠心,又何来七国之乱?武帝又何须推行推恩令?
曹操嗤之以鼻:腐儒误国。孔融这等空谈之辈去了襄阳,反倒省去我不少麻烦。否则整日与他在朝堂争辩,哪还有精力处理政务?
稍作停顿,曹操又道:今日请显谋来,孔融之事不过闲谈。我有位故交自邺城来访,却不想亲自接见。
李牧目光一凝:袁绍的说客?
曹操颔首:此人乃南阳许攸,字子远,与我及本初皆是旧识。
许子远才具过人,却狂妄自大。中平元年,他竟与冀州刺史王芬等人密谋废立,欲改立合肥侯为帝。
当年还邀我 ,如此愚行我岂会参与?
果然事败,王芬畏罪自尽,许子远却提前遁逃。
本初据守河北后,许子远便投其麾下。此番前来,必是因刘备受封青州刺史之事。
这是要替本初讨好处来了。
李牧轻摇折扇,沉吟道:明公是要我去会会这位许子远?
曹操拍手笑道:“许子远向来目中无人,若不挫挫他的傲气,定会在我面前漫天要价!
阿瞒,没有我你休想拿下冀州!
李牧忽然想起某个恶搞视频,嘴角微扬:牧这就去替明公会会这位许子远!
......
许攸已在许都逗留三日,却只得到曹操不在城中的回复——说是去汝南巡视春耕事宜了。
曹阿瞒分明是在躲我!
哼,看你能躲到几时?
许攸何等精明,早看穿这是推托之词,却也不说破。
此次出使本就不急,他乐得在许都逍遥快活。美酒佳肴、秦楼楚馆,统统记在司空府账上。
雅阁内,三名舞姬正翩跹起舞。许攸举杯吟着打油诗:今朝有酒今朝醉,快意人生,夫复何求!
喜欢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