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让他感到性命之忧,他必定会设法破局,即便置天子于险境也在所不惜。”
“在他看来,谁死都无所谓,只要自己活着就行。”
曹操惊讶道:“如此说来,贾诩此人当真狠辣。西凉军对他这般敬畏,莫非当年王允兵败也与他有关?
我始终不解,西凉众将怎会集结十万大军进犯长安,若无谋士出谋划策,这群莽夫岂能做到!
李牧含笑回应:明公无需怀疑,董卓死后还敢献计攻打长安的,除贾诩外再无他人。
可以断定,王允的诛杀名单上必有贾诩之名。
既然王允要杀贾诩,贾诩又岂会放过王允?
至于天子安危,贾诩根本不会在意。
曹仁忽然插话:军师,听你这么说,这贾诩的性子倒与你相似。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平日就爱隐居清泉小筑。
帐内顿时一片寂静。
曹仁一语道破天机,却也令谈话陷入僵局。
末将只是随口一说,哈哈,随便猜猜。曹仁见气氛不对,连忙后退挠头装傻。
曹操轻声呵斥:子孝,往后有想法先请示再开口。
是是是,末将知错,军师莫怪。曹仁低头讪笑,不敢再多言。
李牧摇扇轻笑:曹将军这个比喻倒是贴切,贾诩性情确实与我有几分相似。
......
明公若有心,不妨派人招揽。
曹操疑惑道:可孝先说未见贾诩随行,不知其下落,如何招揽?
李牧目光炯炯:李傕郭汜残暴,贾诩必不会追随。他既已辞官,但家眷需要庇护,定会投靠某位西凉将领。
如今樊稠已死,能庇护他的只剩张济与段煨。
段煨举止反常,必是心思深沉之辈。而张济能纳谏言、严明军纪,在西凉将领中实属难得。
若我是贾诩,必会选择投靠张济!
毛阶闻言更加钦佩。
当初汇报时他只随口提过张济治军有方,没想到李牧竟能由此推断出贾诩下落。
毛阶当即 :主公,不如让我前往张济军营拜访贾诩?若能说服他归顺,主公又将添一员奇才!
曹操没有立即答复,而是将目光投向李牧。
李牧轻叹一声:“孝先,劝降贾诩绝无可能。以贾诩的性情,怎会舍弃能纳谏言、同出西凉军的张济,转投明公麾下?”
“君子不涉险地,这般冒险之举,绝非贾诩所为。”
毛阶面露疑惑:“可显谋方才不是建议明公派人招揽吗?既然贾诩不会归降,为何还要招揽?”
李牧收起折扇,淡然道:“招揽未必求成。孝先若愿往,替我带话给贾诩:我既能寻到他的藏身之处,自有办法擒他。但我不愿与他为敌,望他莫要坏我谋划。”
毛阶愕然:“显谋这是要我去威胁贾诩?就不怕张济一怒之下杀了我?”
李牧从容笑道:“若张济敢伤孝先分毫,我便让他两千部曲为你陪葬如何?”
毛阶闻言不禁打了个寒战。
他深知李牧言出必行——昔日黑山军白饶部三万将士葬身火海,正是出自李牧之手!
毛阶深吸一口气,向曹操郑重 :“主公,让我去见贾诩吧!”
曹操面露忧色:“孝先方才脱险,又要涉险,我心中难安。见贾诩未必非要你亲自前往。”
毛阶朗声道:“为主公效命,生死何惧!况且他人连张济都不认得,如何能见到贾诩?”
“更须有人适时向天子禀明主公勤王之举。”
曹操紧握毛阶双手:“此行务必谨慎,若遇险情,切莫逞强。”
毛阶动容道:“得遇明主,乃毛阶毕生之幸!”
【潼关城头】
目送毛阶远去,曹操眼中既有不舍,又燃起豪情:“得此忠义之士相助,何愁社稷不兴!”
李牧合拢折扇,望着远去的身影亦显敬意。
纵使曹操多疑善变,但论英雄气概,天下几人能及?
正因这份知遇之恩,才让毛阶这般义士甘愿赴汤蹈火。
“主公不必忧虑。”李牧目光沉静如渊,“纵使乱军之中变故横生,我亦会将风险降至最低。棋局已开,且看各方如何落子。”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李牧与曹操并肩立于城楼,远眺华阴苍茫大地。
华阴,天子仪仗驻地。
杨奉暗中约见董承、杨定与种辑,密谋讨伐段煨。
太尉杨彪与司徒赵温屡次为段煨开脱,陛下年幼难以决断,不如今夜突袭段煨大营,取其首级!杨奉眼中闪烁着野心。
自从徐晃击溃郭汜后,杨奉便忘乎所以。
他忽然意识到,所谓西凉铁骑不过尔尔,连自己麾下的徐晃都敌不过!
昔日对西凉军的畏惧,随着郭汜的溃败烟消云散。
膨胀的杨奉,全然不将段煨放在眼里。
反而将其视为建功立业的垫脚石。
出身白波贼的杨奉明白,仅凭护驾之功难以身居高位。
若能斩杀段煨,方能真正扬名立万。
杨定同样野心勃勃:段煨目无君上,心怀不轨,诛杀此獠乃为国除害。
喜欢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