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采纳李牧之计,以曹仁为先锋,夏侯渊统左翼,曹洪掌右翼,乐进率前军,李典督后军,于禁统领中军并节制三军。
任命李牧为军师,满宠为中军司马,典韦、许褚分任左右宿卫,五百虎贲为亲卫营。留荀彧镇守鄄城总理兖豫军政,程昱赴许县督建宫室。
随即亲率万余步骑,浩荡开赴河南尹。
兖豫士族豪强闻听曹操迎奉天子,连吕布都遣使进贡,小沛豪强更是争先效仿。
这些士族豪强倒非真心尊崇天子。
众人纷纷前往觊见献礼,唯独你不去,日后如何分享利益?
随波逐流,莫过于此。
这正是李牧的明谋!
士族豪强若想生存,就必须顺应天下大势。
面对曹操的强硬态度,河南尹与弘农郡的士族豪强们别无选择,只能捐献粮草。
那些顽固不化者,皆被曹操以勾结西凉叛军,阻挠义师勤王之名剿灭。
杀一儆百,谁还敢违抗曹操?
捐献钱粮虽有所损失,但至少能在名册留名,在天子与公卿面前露脸。
这是曹操承诺的荣耀。
拒不捐献者,全族将被定为反贼。
不仅家产充公,还要背负叛贼骂名,何其冤枉!
士族豪强们虽在背后咒骂曹操专横暴敛,却只敢私下发泄。
正如李牧所言,得罪这群人又何妨?
只要曹操成功迎奉天子,谁还敢指责他?
这轰轰烈烈的勤王之举,果然如曹操所料传到了邺城。
曹阿瞒对勤王之事倒是执着得很。
袁绍闻讯不以为意,认为曹操多此一举。
董卓所立天子,有何勤王价值?
袁绍一直想另立新君,曾选中刘虞却遭拒绝,最终刘虞死于公孙瓒之手。
如今袁绍正欲借此拉拢刘虞旧部,再攻公孙瓒。
袁绍不以为意,其谋士沮授却立即进言:
请主公速派大将前往函谷关,迎天子迁都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兵马讨伐不臣,届时天下谁人能敌!
[今日更新两万字,求订阅]
第82章 群雄并起,潼关现曹操(求全订)
沮授信心满满。
袁绍出身四世三公之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今兵强马壮。幽州公孙瓒因杀害刘虞引发各郡叛乱,自顾不暇。
此时迎奉天子至邺城,号令诸侯,谁敢不从!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非沮授计策不佳,而是他抢先了一步。
袁绍帐下谋士中,沮授与田丰惺惺相惜,逢纪与审配朋比为奸,郭图与许攸互不相让。
至于荀谌、辛毗、辛评等人,皆是清高自负之辈。
袁绍帐下的谋士,个个都是当世难得的俊才,皆有真才实学。
可惜袁绍虽能聚拢人才,却不会善用。这些谋士大多自视甚高,彼此轻视。
得知曹操动向,郭图、荀谌、审配都想劝袁绍争夺天子,却被沮授抢先一步。若袁绍采纳此策,功劳便全归沮授。
郭图当即反驳:“主公,沮授此言太过天真!李傕、郭汜挟持天子,岂会轻易放归?若要迎天子,恐怕得远征长安,耗时费力,更会与曹操结怨。如今公孙瓒未灭,并州有张扬,青州有孔融,贸然得罪曹操,实非明智之举!”
他避谈迎天子的好处,专挑弊端。袁绍一听,果然不悦:“沮授,你素来有才,今日怎献此愚计?若非郭图点破,我险些损兵折将,你也该谢他!”
沮授大怒:“郭图故意曲解!主公与曹操有旧谊,联手勤王,何来得罪之说?即便进军长安,合兵一处,李傕、郭汜岂能抵挡?洛阳已成废墟,迎天子至邺城,曹操岂敢反对?公卿百官又怎会支持他?主公切勿听信郭图浅见!”
郭图本得意捋须,闻言暴怒:“沮授,献策便献策,何必辱我?”
沮授冷然道:“智者务实,忠臣直言,我不屑学你谄媚虚名!”
郭图怒火中烧,却被沮授驳得哑口无言,一时语塞。
袁绍见状,又陷入犹疑。
究竟该听沮授之言,还是郭图之策?
这天子,到底迎是不迎?
哈哈哈——
审配突然放声大笑,引得袁绍侧目:正南为何发笑?
审配上前行礼:主公,我笑沮授与郭图只顾高谈阔论,却忽略眼前战局。眼高手低,故而发笑!
眼高手低四字一出,沮授与郭图同时看向审配。
郭图刚败下阵来,语气不善:审正南有何高见?
沮授也道:你说我不看当前?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审配从容不迫:沮监军只见其一。主公,幽州传来急报,鲜于辅为报刘虞之仇,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
阎柔已集结数万兵马,大败渔阳太守邹丹,斩首四千。现联合乌桓峭王等部,正迎接刘和。
名士田畴誓报刘虞之仇,在徐无山招兵买马。幽州上下皆痛恨公孙瓒,此乃天赐良机!
若得幽州,并州青州唾手可得,何必远赴长安迎天子?
待主公坐拥四州,再迎天子迁都邺城,曹操岂敢阻拦?
故而笑他二人眼高手低,不察眼前良机。
这番剖析令郭图无言以对,沮授也一时语塞。
逢纪立即附和:正南深谙兵事,此战必能大破公孙瓒!预祝主公旗开得胜,威震天下!
田丰、许攸等人见主要意见已尽,皆默然不语。
喜欢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