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恍然:使君明鉴,是登考虑不周。
刘备拂袖转身:回下邳吧。李牧突然插手,徐州平衡将被打破,我需去见陶商、陶应二位公子。
此时关羽进言:大哥,不如让我与翼德寻机除掉曹豹、许耽。
刘备再次摇头:云长,若可杀之,何必等到今日?诛杀二人恐引丹阳兵动荡。如今吕布动向不明,尚需曹豹、许耽稳定局面。
关羽叹息:大哥,留此二人终是祸患。
陈登劝道:关将军,杀此二人事小,有损使君仁名事大,还需从长计议。
小沛。
吕布对陈群礼遇有加,不仅拜他为军师,还让严夫人探望其病妻,连吕玲绮都亲自为陈群夫人端药侍奉。
这番殷勤之下,陈群再想敷衍了事也过意不去了。
连陈群之妻都劝他莫负吕布厚待,当以才学报知遇之恩。
士为知己者死,自古才学之士常有此执念,尤其对那些久不得志之人。
只要能施展抱负,跟谁效力反倒不重要了。
正如蔡邕视董卓为明主,众人庆贺董卓伏诛时,他却偏要前去吊丧。
温侯欲取徐州,必先得丹阳兵相助!
李牧为吕布谋划的霸业方略是:虚张声势,趁隙而入。集结丹阳精兵,聚百万之众,成就王图霸业!
此策陈宫知晓,陈群亦心知肚明。
对此谋划,陈群深以为然。
相比吕布,陈群蛰居小沛多年,早已摸透徐州各方势力间的明争暗斗。
这正是他拒绝陶谦征召的缘由——徐州局势太过错综复杂。
陶谦为笼络本地豪族,不仅招募丹阳乡勇组建精锐,还收容臧霸、孙观等泰山贼寇,甚至勾结黄巾余孽张闿,更与下邳阙宣之流沆瀣一气。
本地士族如王朗、赵昱纷纷外放任官,张昭兄弟干脆避走江东,无人愿与陶谦周旋。
唯有糜竺、陈登等产业扎根徐州的豪族无法脱身,被迫与陶谦虚与委蛇。
日久天长,丹阳兵与徐州士族的矛盾愈演愈烈。
陈群冷眼旁观多年,始终隐居小沛不出。
若非李牧献策,他本可继续逍遥世外,何至于被吕布强征为郡丞。
正如李牧所料,陈群因胁迫之恨与陈宫排挤,此前在小沛始终消极应付。
如今陈宫逃亡,吕布又极尽礼遇,令陈群终得扬眉吐气,心境自然不同。
显谋曾建言结交曹豹,联姻其女以收丹阳兵心。吕布懊悔道:可我顾虑刘备猜疑,迟迟未行动。
意气风发的陈群振袖断言:温侯勿忧!曹豹、许耽必会主动来投。
吕布又惊又喜:先生此言当真?
陈群语气坚定:“陈宫畏罪潜逃,必会投奔刘备,但他不敢向刘备坦白实情,很可能编造温侯与李牧结盟的谎言,挑起刘备对温侯的猜忌。”
吕布不解:“丹阳兵?此话怎讲?”
陈群解释道:“丹阳兵的曹豹、许耽与糜竺、陈登素有嫌隙。陶谦临终前任命曹豹为下邳相,许耽为徐州中郎将,并将丹阳兵交给刘备,本意是希望刘备继续重用丹阳兵,压制徐州士族豪强。”
“然而刘备向来亲近士族,如孔融、郑玄都对他赞誉有加。在平原时,百姓也常感念其仁德。陶谦指望刘备打压士族,不过是一厢情愿。”
“曹豹、许耽手握万余丹阳精兵,而刘备初到徐州仅带千余骑兵,即便有陶谦赠与的四千丹阳兵,仍难与曹许抗衡。刘备不便直接除掉二人损毁名声,只能暗中分化瓦解其部众,但这需要时间。”
“曹豹、许耽并非愚钝之辈,自然察觉刘备意图。此时温侯的出现,迫使二人投鼠忌器——若与刘备反目,有温侯相助,他们难占上风。原本丹阳兵与徐州士族的对峙,因温侯加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吕布顿悟:“原来如此!我若攻刘备,丹阳兵可坐收渔利;丹阳兵若反刘备,亦惧我黄雀在后。这制衡之术,倒有董卓之风。”
陈群神采飞扬,这是他首次为吕布献策:“岂料李牧突然介入,三虎相争变为四方角力,平衡就此打破。刘备反成最弱一方——若丹阳兵与他同心,四方势力不过两虎相争;可惜曹许二人早已怨声载道,致使徐州沦为困兽之局。”
“而刘备,”陈群眼中精光闪动,“正是笼中困兽!”
吕布肃然起敬:“显谋曾赞军师有王佐之才,今日听君剖析局势,方知此言非虚!”
王佐之才么?
陈群轻抚胡须,压下心头激荡。学得屠龙术,终遇真命主。
一身才华,满腔抱负,又怎会甘愿隐没于山野之中?
正说话间。
张辽匆匆来报:“温侯,下邳来了信使,自称奉曹豹之命前来。”
吕布闻言大喜:“军师果然料事如神,曹豹竟主动来投!速请信使入内。”
片刻后。
曹豹的信使恭敬呈上书信。
信中除了对吕布极尽吹捧,最关键的一条,是曹豹愿将女儿许配给吕布为妾。
喜欢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