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并不意味着刘备就对陈宫有好感。
事实上,对于陈宫这种背后捅刀的名士,即便刘备是受益者,也始终心存戒备。
曹操对陈宫何等信任,陈宫尚且背叛,刘备又凭什么认为陈宫不会同样背弃自己?
张飞冷哼一声:跟那三姓家奴一样,都是背主之徒,哪有资格见大哥?既然带兵前来,何必客气!
管他是否真叛吕布,我亲自领兵去彭城宰了陈宫,永绝后患!
张飞性情直率,不管陈宫有何图谋,杀了便不会中计。
关羽轻抚长须,丹凤眼中同样满是对陈宫的不屑。
本就厌恶士人的关羽,对陈宫这等反复无常之辈更是鄙夷。
大哥,三弟说得在理,杀了便是。
陈登见二人动辄喊打喊杀,急忙劝阻:使君不可!两位将军也请息怒。
陈宫虽是促成使君与吕布结盟之人,如今却叛离吕布,此事蹊跷。
我怀疑其中另有隐情。若不见陈宫,就无法知晓其中奥秘。
使君虽为徐州牧,但目前仅掌控下邳、彭城二地,强敌环伺,不可不谨慎啊。
刘备目光一沉:元龙是说吕布要背盟?鹬蚌相争的道理,吕布岂会不知?
陈登正色道:正因如此,使君更该见陈宫一面,否则连敌友都分不清!
刘备来回踱步:若错在陈宫,召他来下邳岂不让吕布起疑?届时吕布兴师问罪,交人则失士子之心,不交又难免一战——此事不妥。
陈宫沉吟道:既然不便让陈登来下邳,使君何不亲往彭城问个明白?
张飞闻言大怒:陈宫算什么东西,也配让大哥屈尊?待俺去把他绑来!若他理亏就送给吕布,若是吕布有异心,先杀陈宫再打吕布!
关羽丹凤眼微眯:既要议事,陈宫为何不敢独自来下邳?若推脱不来,必存二心!
陈登暗自叹息。关张护主心切,却不知陈宫若敢孤身前来,又怎会陈兵彭城?
使君,陈宫生死无关紧要。陈登斟酌道,关键是要探明他与吕布反目的缘由。使君密赴彭城,既不会显得优待陈宫,又能获取情报。待查明 ,陈宫便无价值。
二位将军,使君立足未稳,收复徐州大业未成。此事或许正是天赐良机!
关羽与张飞对视一眼,不再多言,只等刘备决断。
刘备负手沉思。十年戎马已让这位涿郡豪杰蜕变为沉稳的统帅,其谋略机变不逊曹操。
翼德。刘备忽然驻足,声音虽轻却透着威严。
大哥!张飞立即抱拳待命。
刘备叮嘱道:“你留守下邳,但凡有人在城中 的,一律拿下,但不可伤其性命。
切记,不许饮酒!
张飞咧嘴笑道:大哥尽管放心,我定会好好那些清高名士。
虽然刘备只字未提城中名士,却句句都在暗指那群人。
陈登曾建议不要轻易得罪这些人,但刘备当年连督邮都敢鞭打,又怎会容忍名士们在自己面前放肆?
只是如今的刘备已非当年莽撞少年,行事更加沉稳老练。
身为徐州牧,他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亲自惩治那些口出狂言的名士。
但刘备不能做的事,张飞可以啊!
名士们恶意中伤刘备,作为义弟的张飞为兄长出气,趁刘备不在时将他们拿下,这不是很合理吗?
等刘备回来,再假意责罚张飞,给名士们赔个不是,难道他们还能不识抬举?
陈登心知肚明,默不作声。
眼前这位徐州牧可不是什么天真之人。
若真是个老实人,陈登也不会支持他担任徐州牧。
云长,元龙,随我去彭城会会陈宫。
刘备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关羽和陈登都为之一振。
......
下邳城,陶氏新宅。
自陶谦三让徐州后,其子陶商、陶应随刘备迁居下邳。
刘备对二人颇为优待,毕竟陶谦不仅给了他数千丹阳精兵,更将徐州相让。
虽说这其中也有徐州士族施压的缘故,但陶谦与刘备之间确有情谊在。
商公子,应公子。
丹阳将领曹豹、许耽悄然来访。
曹将军,许将军,父亲临终嘱咐我兄弟不得涉足官场。陶商一见二人便知其来意。
丹阳兵是陶谦嫡系,也是其同乡,用以制衡徐州本土势力。
陶谦临终前为丹阳兵安排后路,让曹豹任下邳相,许耽为徐州中郎将,同时让刘备统领丹阳兵。
条件是请刘备照顾其子,让他们安度余生。
陶谦本希望刘备能继续扶持丹阳兵压制徐州士族,可惜刘备更倾向于本土豪强。
丹阳兵处境顿时变得艰难。
本打算存够五万字稿,结果至今仍是现写现发。不过以上本书连续半月日更两万字的经历来看,无存稿也不成问题。
本书侧重纯谋略风格,需着力刻画各方势力的智谋勇略与人物特质。曹操兼具英雄气概与奸诈残暴,吕布展现自私坦率又寡恩薄义,刘备则融合仁德胸怀与权谋心术。陈宫这类士族代表只效忠阶层利益,荀彧、戏志才等谋士也保持 才智——正如荀彧单骑退郭贡,戏志才谋划徐州局,程昱仓亭津破陈宫。
喜欢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