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东将军之子曹昂,恭迎李先生!
(滴52章 改命之法,曹家长公子)
濮阳八月,李牧曾为曹操献上两支精兵训练之法。之法已交予夏侯惇,而之法的统帅人选,曹操斟酌数月,最终选定曹昂。
昂公子请上车叙话。温润如玉的嗓音令曹昂欣喜。此前李牧避而不见,令他颇感遗憾。
作为曹操长子,曹昂年少成名。与父亲一样,二十岁即举孝廉。虽汉末举孝廉看重门第,但需经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的考核。曹操既敢举荐,足见曹昂才德兼备。
蔡夫人在车内恐有不便,不如让子修为先生驾车?曹昂恭敬提议。
蔡琰温婉回应:家父与令尊乃忘年之交,同辈亲属无需避嫌。若公子执鞭,妾身雇的车夫便要失业了。
上车吧。李牧再次相邀。曹昂不再推辞,轻巧登车,唯恐惊动车驾。
曹昂恭敬地向李牧和蔡文姬行礼:李先生,蔡夫人,子修有礼了!
李牧轻摇折扇,淡然道:昂公子此来,是为求训练之法吧?
先生明鉴!曹昂郑重答道,父亲已命我负责训练军。
背嵬需与将士同甘共苦,你可想清楚了?李牧合上折扇,正色道,若不能以身作则,难成精锐。
曹昂神色坚定:先生放心,子修绝非贪图享乐之人。二字,子修深知其重,恳请先生赐教!
蔡文姬将檀木盒递给曹昂。李牧道:训练之法尽在其中。望你的真能做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劫掠
曹昂双手接过木盒,欣喜道:子修定不负先生期望。
莫要辜负明公期望才是。李牧纠正道,明公乃当世英杰,子嗣若不成器,徒损其名。
子修谨记先生教诲。曹昂再次行礼。
下车吧。李牧挥手示意。
曹昂下车后,捧着木盒喜不自胜。忽然想起坐骑还在城门,却已走出千米之遥,不禁懊恼:方才为何要下车?
马车上,蔡文姬问道:李郎此举是否失礼?
李牧笑道:我倒嫌他太过拘礼。这般彬彬有礼反显疏离,比起明公差远了。让他自行体会吧。
因自幼受丁夫人教导,又需照料弟妹,曹昂性格敦厚。若在太平盛世,这般性情无碍。但值此乱世,曹操又有匡扶天下之志,曹昂的温厚性格便显得不合时宜。李牧恪守谋士本分,刻意与曹昂保持距离。
李牧不愿曹昂命丧宛城,故而特意向曹操提及背嵬军训练之法,更限定此军主将必须由曹氏子嗣担任。
此举实为让曹昂借练兵之名,组建效死亲兵,以扭转宛城死局。
李牧虽恪守谋士三诫以求自保,然乱世之中独善其身谈何容易?不涉私交,却不代表他不作长远谋划。
【创作遇阻,删改五千字存稿】
李牧乘车赴宴时,除却密赴长安的毛玠,曹操麾下文武尽数到场。
文有荀彧、戏志才、程昱、满宠;武有夏侯兄弟、曹氏宗亲及李典等将领,皆乃曹操肱股之臣。
宴席间觥筹交错,文武家眷齐聚。李牧素来少与众人往来,便与蔡琰择僻静处闲谈。他本就不喜这般喧闹场合,倒更愿在清泉小筑与佳人抚琴论诗。
忽有幽香袭来,原是荀彧寻至:显谋怎在此处?主公等候多时了,蔡夫人也请同往。
二人随荀彧穿过屏风,蔡琰往女眷雅间而去,李牧则步入曹操所在的内室。只见曹操与戏志才正在议事,眉宇间隐现忧色。
待众人落座,曹操沉声道:最新军报,陶谦病逝前将徐州让与刘备,吕布竟出人意料地拥立刘备为州牧,迁治下邳。
戏志才捻须道:吕布反常之举,必与陈宫有关。二者联手,恐为防备明公再伐徐州。
曹操眼中寒光乍现:纵使二獠联手,又何足惧哉?不若趁势发兵,一举剿灭。原本期待二虎相争,未料竟化敌为友,这令曹操杀心再起。
昔日常言大丈夫岂能久居人下的吕布,如今竟甘居刘备之下?
“主公且慢!”荀彧急忙劝阻:“若此时攻打徐州,吕布与刘备必会联手抗敌,恐对主公不利。不如施计分化二人。”
戏志才轻叹道:“陈宫刚在兖州失利,此时用离间之计恐难见效。不如暂且观望,待天子返回洛阳后再作打算。”
曹操眉头紧锁:“孝先赴长安已数月有余,至今杳无音信。若天子迟迟不归,难道就任由吕布、刘备在徐州坐大?”
戏志才一时语塞。
毕竟当初正是他主张出兵徐州。
此刻再开口,难免显得立场不坚。
“显谋可有良策?”曹操将目光转向悠然饮酒的李牧。
正是李牧设计将吕布诱至小沛。
也是李牧将陈宫驱逐到小沛。
曹操想听听这位谋士对徐州局势的见解。
“区区徐州,牧有三策,请主公定夺。”
李牧神色从容,仿佛世间无事能令他动容。
“下策:尽发兖州兵马,沿泗水直取郯城,同时招降琅琊臧霸、孙观。采取步步为营之策,每得一城便稳固治理,逐步压缩吕布、刘备势力,诱其出战。”
喜欢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