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作品: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作者:韬仔|分类:历史|更新:2025-11-08 16:11:15|字数:6676字

荀彧递上早已备好的名单:事不宜迟!待肃清内奸,再与将军详谈。

夏侯惇看也不看便将名单收入怀中:荀司马放心,有某在此,无人敢生异心!

荀彧隐忍多时,直至夏侯惇归来才亮出杀招,尽显王佐之才。

夏侯惇雷厉风行,对名单毫不质疑,正是曹操最信赖的果决之将。

大约一个时辰后,浑身浴血的夏侯惇大步踏入官署,将染血的名册重重掷于案上:荀司马,名册所列叛逆,尽数伏诛。

荀彧长舒一口气:甚好!有劳夏侯将军了。若非将军及时驰援,彧恐难完成主公交付的重任。

鄄城乃曹操及诸将家眷所在,若此地落入张邈、陈宫之手,曹公基业必将倾覆。此间干系,堪比当年吕蒙白衣渡江之危。

程昱忽而问道:将军来得这般迅捷,可是显谋在背后筹谋?

夏侯惇颔首:得荀司马密信后,我即刻前往清泉小筑寻显谋商议。他教我谨防诈降,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即便是荀司马亲至城外,也当以刀兵相迎。

程昱闻言失笑:看来显谋对文若尚有余怨,想必还在为先前弹劾之事耿耿于怀。

荀彧摇头苦笑:显谋此人,确是睚眦必报。

连日紧绷的气氛为之一松。自得知张邈叛乱以来,荀彧终日愁眉不展,此刻终得片刻舒缓。

显谋未随将军同返鄄城?荀彧正色问道。

夏侯惇略显迟疑:显谋献上中下三策,中策是由他留守濮阳,我率军回援。见他成竹在胸,我便择其中策。

成竹在胸?荀彧惊诧,将军留了多少兵马在濮阳?

精兵两百,另有韩浩统领。夏侯惇答道,显谋声称若有二千兵,可守濮阳三载。想来两百精兵坚守三月应当无碍。届时主公大军回师,内外夹击......

糊涂!荀彧急得顿足,将军当真以为显谋会死守濮阳三月?

夏侯惇愕然:若不坚守,他为何不随我同来?总不至于投敌吧?

荀彧与程昱相视苦笑。

真降固然不会,诈降却未可知。荀彧叹息,显谋最善权衡利弊,又是个知足常乐的性子。只要不损其利,他宁愿做个市井闲人。

夏侯惇稍感宽心:既非真降,应无大碍。

在主公面前,将军也敢这般说辞么?荀彧忍不住扶额。

夏侯惇顿时语塞。若曹操归来得知倚重的谋士李某被迫诈降,即便只是权宜之计,以主公性情......

这...这可如何是好!夏侯惇慌忙道,我即刻回师濮阳,无论如何也要将显谋带回鄄城。

荀彧摆手:不必了。显谋既选择留守,必有深谋。如今我才想通,当初他为何故意荒废濮阳政务,甘当隐士。

局势演变,显然已在显谋的预料之内。

夏侯惇忆起李牧曾言,脱口而出:显谋也曾对我提及,张邈与陈宫之反,本在其算计之中。

竟有此事?

荀彧与程昱皆露惊色。

虽说二人推测李牧可能预见当前局面,但终究只是猜测,未有实据。

此刻却从夏侯惇口中得到确证!

荀彧肃然追问:既已料敌机先,为何不早作警示?

夏侯惇苦笑摊手:我亦如此询问,显谋答曰:无人相询。

刹那间。

荀彧与程昱恍如听见鸦群掠顶而过。

不问不答,此等理由,令人哑然!

程昱不由叹息:显谋深得谋士自保之道,谋而不交,不问不谋,谋必三思。古往今来,能恪守此诫者寥寥。未料显谋竟真能践行至此!

沉默良久。

荀彧不再纠缠此事。

仲德,濮阳有显谋坐镇,当可无虞。

鄄城乱局已定,眼下所忧,唯范县与东阿二地。

仲德乃东阿名士,若亲往坐镇,必能安定人心。

程昱颔首:正有此意。赴东阿前,当先往范县一行。

靳允家眷皆在鄄城,若闻濮阳失守又不知显谋布局,恐生异心。

东阿有枣祗在,尚可支撑一时。

议定方略,众人分头行事。

荀彧提笔疾书,将局势变化与应对之策详述于信,遣快马星夜驰往徐州。

濮阳。

残阳如血。

田赐依李牧之令,于南门备齐粮草三万石、金银千斤,三百仆从彩衣列阵,静候指令。

城头之上。

两百精兵执旗分立。

城楼 ,古瑟横陈。

左侧香炉青烟袅袅,幽香浮动。

瑟周扩音机关,星罗棋布。

更令人惊异者,濮阳南门竟洞开无阻!

门前仅二老卒洒扫,不见守军踪影。

城外尘烟起处。

万马奔腾而至。

赤兔嘶风,画戟映日,威仪凛然!

第18章 鹤氅纶巾,真·空城计现

传令三军:攻破城池,纵兵三日;率先登城者,赏黄金千两,擢升千夫长!

启禀将军,濮阳城南门洞开,城头仅有二百兵卒执旗肃立,未见兵刃铠甲!

探马回报之时,吕布愕然失色,几疑耳误。

城门大开?

二百兵卒执旗肃立,未着甲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第7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第7章并对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