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晴雯的情报,请了一天假的小红今儿总算是不用闲在家里发霉了。
她本来就是很外向的人,乐于打探消息,对各位主子间的内里趣事向来很感兴趣。
只可惜当初在荣国府时是个三等小丫鬟,人微言轻的,她也不敢太过张扬,免得惹主子们记恨。
后来虽然翻身做了主人,可东府里又没有那些个腌臜事,叫小红去挖姑娘们和林珂的猛料,小红她也不敢啊。
于是林红玉一身能为无处施展,也可谓是怀才不遇了。
但所幸天无绝人之路,这荣国府里的几位像是唯恐日子太过平淡一般,没少作各种死,平添了许多乐趣。
小红提了一盒龙须酥,才从林珂那里出来,便迫不及待往贾母院子方向寻去。
这不是林珂偶然间良心发现让她来送东西给贾母献殷勤,而是林之孝夫妇俩请女儿来送的。
这两个被王熙凤称作天聋地哑的荣国府管家,在赖家倒台后被王熙凤安排为银库总管,勉强也算是个管钱的。
然而后来王熙凤被下了差事,王夫人要扫清“前朝余孽”,自然也不会让他们几人在这么重要的职位上任职。
这几个月林之孝夫妇过得不大好,说起来都是荣国府的管家,但亦有高下之分,
这管银库的,便是当家太太的心腹,足以彰显恩宠。
管府里花草树木的,虽然听上去低端了不少,可无奈这是最有用的地方,多的是人挤破脑袋想要得到差事,为之孝敬管家的,因此也是个美差。
管人的就更不用说了,这年代下人还是宝贵的财产,主子们要调教出得用的下人还是颇为费力的,不比后世里“你不干有得是人干”的社畜。
这时候的人事还是很重要的,别的不说,单是喝来喝去、颐指气使的威风模样,就让许多人心向往之了。
而林之孝夫妇受了排挤,这些个好职位自然轮不到他们来做。
王夫人倒也有意思,安排他俩都去做库房管事。
可一个是玉器管事,一个是瓷器管事,说起来都是管事,实际上权力相差很多。
说到底,现在荣国府哪儿有那么多空余闲置的玉器和瓷器给他们管?就是个名头罢了。
而最有意思的是,王夫人后来在自个儿改革的时候,搞什么降本增效。
凡是她认为劳苦功高的管事,拿到的月例便会适当增长。
从哪里出呢?自然就是林之孝夫妇这样没什么用的管事,要被克扣月钱了。
林之孝夫妻俩心里有气,职位是你调的,又嫌我们工作太清闲,要扣薪水,哪儿有这种道理?
但他们也没人能去控诉,老太太那边近来是闭门谢客了的。
好在他们还有个整齐的女儿,如今在侯府做大丫鬟,倒是不会缺了嚼用。
可本来该给自个儿的东西,哪儿就是这么容易舍弃的?
一直隐忍蛰伏到现在,林之孝夫妻俩一琢磨,这种多事之秋,大概率王夫人要倒啊!
两人都是比较传统的性子,没想过靠着女儿躺平享受一辈子,趁着还能动,依然是想往上爬一爬的。
于是两人一合计,便决定让女儿代为给贾母送礼。
只要贾母一日不死,这府里就一日是她说了算。
考虑到贾母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夫妻两个一琢磨,便斥巨资买了一盒龙须酥来。
这东西是宫里的御用点心,民间亦有,但到底比不得宫里的细腻。
一个堂堂的国公夫人、老封君,当然足够品用宫里的点心,若是用民间的,反倒失了牌面。
林之孝夫妇花了好大功夫才找来这么一盒,期间只稍微借用了一点点小红的名头。
当然,小红是没有名头的,实质上仍是靠的林珂。
但如果完全由林珂出手置办,那反而失了诚意。
小红是觉得爹娘一把年纪了还操心这些是没有道理的。
穷人家的老人七八十岁了没准儿还得劈柴叫卖,但她已经发迹了,虽然不是说让父母就此摆烂开始声色犬马,但也犯不着如此辛苦,还要给人做奴才点头哈腰。
只要她求一求林珂,这奴籍身契也不是那么难解决的。
但见父母一门心思要做下人里高人一等的存在,小红也是没办法,只得答应了他们。
这不,今儿先告诉了林珂一声,便自个儿往西府去了,也想着趁机去看看贾宝玉的笑话。
一路上遇着的丫鬟,尽皆是笑脸相迎的,往往还有人要喊一声“小红姐姐”。
小红那叫一个得意,从前自己只是个粗使丫鬟,没人在乎不说,还时常要给秋纹她们欺负。
现在可是两极反转了,再没人敢轻视自个儿!
女子就是靠男人彰显地位的,这并不是什么值得难为情的事情。
但要小红像晴雯那样喜形于色,那还是有点儿困难的。
贾母院里,鸳鸯正在给汤婆子换水。
暖了一夜的汤婆子这时候已经完成了宿命,里面冰冰凉凉的,冷水自是要被无情的抛弃,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换上热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