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凉王自出生时便与常人不同,自有一番灵异在身,只可惜并不见得是好的方面。
他生来那地儿较之旁人就弱些,或许就是别人所称的天阉。
只是又并非阴阳人,因而稳婆都不曾看出来。
其生母不得宠,分娩那日隆安帝甚至都没来看上一眼,生下他不久后便一命呜呼了。
蜀王是个自大轻狂的莽汉,从小对他这个二弟拳打脚踢,凉王一直都怀恨在心。
因此他不耻下问,做出尊师重道的样子来,得到了不少文人的支持。
这个国家到底是文臣把持的,三弟那样一心向武的武夫不会得到文官青睐。
而大哥那样不修私德的莽汉也深为读书人不齿,可以说除了占着长子名号,大哥一点儿优势也没有。
相比之下,他既风度翩翩,又礼贤下士,简直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虽然父皇对他不是很喜欢,可即使是矮子里面挑将军,也该选他做太子的。
凉王对此很有信心,因此就算再不耐烦,他也要装得天衣无缝。
然而随着年岁渐长,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凉王才发觉出......或者是意识到不好的预感终于成真了。
他好像O不起来。
与之相伴的,面对女人时也没什么兴趣,竟然不如白净小生或是英俊少年给的诱惑力大。
前者他想透,后者他想被透。
凉王深感惶恐,一旦这事情泄露出去,皇位就彻底与他无缘了。
父皇就算选个废物,也不会让一个不能传宗接代的人登上皇位。
于是凉王开始琢磨解决方法,他母亲早就去世了,哪怕知道也不会告诉别人。
唯一存在泄密风险的就是当年的接生自己的稳婆和在场的宫女。
本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凉王动用各种手段,将当时的在场之人尽数屠戮。
除了一个人,他还不敢动。
本以为这样就能避免事泄,可很快就又轮到他娶亲。
大哥已经妻妾成群,他还连个正经侍妾都没有,难免会被人怀疑。
因此他不敢再拿“钻研文学”为借口拖延,只好不情不愿地由秋皇后安排婚事。
秋皇后确实对这几个皇子很好,哪怕他们并非皇后亲生。
她一眼便相中了江南甄家的大姑娘,还帮着说服了隆安帝。
凉王相当满意,因为甄家是江南最有权势的家族,而江南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
有这么一个妻族,他将拥有很大的助力。
可问题随之而来,凉王不能人道,要如何瞒着新婚妻子?
无论是出于个人尊严还是长远打算,他都没想要让甄思宜知道,只好装作对她很不满意的样子,连洞房花烛夜都不见她。
解释起来倒也容易,他向来尊崇文士道统,会看不起甄家这样没多少文学素养的家族也实属正常。
然而更大的问题在于,他要如何诞下子嗣呢?
凉王看着他大哥蜀王的孩子都会跑了,自己却连那事儿都没做过,顿时大为慌张。
这是他的好幕僚兼男宠苏方道提出建议,可以找别人借种,总之先弄个孩子再说,之后再把那人砍了。
凉王一开始当然不愿意,虽然他没碰过那些姬妾,可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女人,就这么拿去给别人玩?
就算最后要把那人砍了,他也觉得不够解气。
再说了,他能放心把皇位传给一个杂种?
苏方道也没办法,只有苦口婆心劝他。
“殿下若想要争夺储君之位,势必要舍弃些什么。再者先周太祖也曾传位于养子,并无什么不妥,何况于殿下而言,那孩子甚至不会知道自己的身世。”
之后,在苏方道的循循善诱下,凉王忽然发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
他和苏方道亲如一人,既然自己不中用,何不让他来办?
凉王越想越觉得在理,苏方道乃是他这世上最亲近的人,若非世俗礼仪不相容,他都想要立苏方道为王妃。
如今既然不能了,倒不如让他来办这授种之事。
一来自己对他很信任,心理上可以接受。二来苏方道也是英俊聪慧之人,他的后代足以匹配自己的智慧。
于是凉王拿定主意,便让苏方道去和府中姬妾为爱鼓掌。
苏方道一开始当然大吃一惊,随后严词拒绝,但终究捱不住凉王的好言相劝,只得舍身为国。
话虽如此,凉王也只敢让他和府里身世不那么显赫的人偷奸,而像甄思宜这样出身豪门大族的女人,他也怕对方誓死不从闹出麻烦,所以暂时还不曾做什么。
却说苏方道最初入府做凉王的幕僚时,还是一个思想端正的好青年。
只可惜由于凉王不甚爱惜家眷,偶然有一次给他见着了凉王妃甄思宜,他顿时惊为天人。
像苏方道这样相信自己会有一番大作为的人,大抵也觉得会有什么命中注定的事情。
于是当他见到凉王妃时,便一厢情愿的认为对方需要自己的解救。
尤其是在他了解到凉王是个超级银样镴枪头时,心中的震撼感无以复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