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关市暗流

作品:大阵主|作者:孤帆悠悠|分类:历史|更新:2025-11-10 01:20:50|字数:4684字

夏明朗获封骁骑将军,秩比三千石,看似风光无限、荣耀加身,实则处境微妙,如履薄冰。他心中清楚,自己与李崇一系已然势同水火,在龙渊关内,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徐锐老帅态度暧昧不明,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想法;王都的赏赐看似丰厚,实则暗含机锋,犹如一把双刃剑,不知何时会伤到自己。而在明面上的军务安排中,他这位新任的骁骑将军,竟被有意无意地边缘化,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变相软禁于西营丙字区域,行动处处受限。

既然无法轻易离开关城,也无法参与核心军务,夏明朗便将目光投向了关内那鱼龙混杂、消息灵通的关市。他深知,在这看似繁华热闹的关市中,或许隐藏着解开当前困境的关键线索。

龙渊关,作为西疆第一雄关,不仅是军事上的重镇,更是沟通东西、连接大夏与西域诸国的重要商埠。关市设在关城内东南角一片相对独立的区域,虽受军管,但平日里人来人往,喧嚣鼎沸,热闹非凡。

这里,除了轮休的边军士卒前来采买生活用品、消遣娱乐外,更多的是南来北往的商队、驼帮。他们带着各地的奇珍异宝、特色货物,在此交易买卖,谋取利益。同时,还有三教九流的江湖人士、身怀绝技的匠人,甚至是逃荒而来的流民,也纷纷汇聚于此。各色口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市井交响乐;各方消息在这里流通传播,仿佛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漩涡。这里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也是藏匿秘密与打探情报的绝佳场所,宛如一座隐藏在繁华背后的神秘迷宫。

夏明朗自己不便频繁露面,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便将这打探消息的重任,交给了看似粗豪、实则心细如发的赵铁山。

“铁山,带上几个机灵的弟兄,换上便服,每日去关市转转。”夏明朗神色严肃地吩咐道,“不必刻意去打探消息,那样容易引人怀疑。只需多看,多听。留意粮价、盐价、布匹价格的波动,这些价格的变动往往能反映出市场的动态和背后的势力博弈;留意商队的来源与去向,说不定能从中发现一些不寻常的线索;留意关内士卒的闲谈议论,他们或许会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些重要的信息;也留意……是否有陌生面孔,在特别关注我们西营,或者打听与我等相关的消息。这些人很可能就是隐藏在暗处的敌人。”

说着,他将一些简单的“观人”之法传授给赵铁山:“注意那些眼神游离、不与人对视,却总在观察四周者,他们往往心怀鬼胎,不敢正视他人;注意那些穿着普通、但步履沉稳、气息悠长,不似寻常商旅或百姓者,这样的人很可能身怀武功,非等闲之辈;注意那些看似无意、实则反复在某些区域徘徊者,他们可能是在寻找什么或者监视什么。”

赵铁山领命后,每日便带着王栓子等几个精干手下,换上普通的粗布衣裳,混入关市的人流之中。他们有时在茶摊佯装歇脚,一边喝着粗茶,一边听着周围南腔北调的议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信息;有时在货摊前驻足,与商贩讨价还价,表面上是在挑选商品,实则留意着周围的动静,观察着每一个可疑的人;有时则蹲在街角,默默地看着形形色色的人流,像一只敏锐的猎豹,静静等待着猎物的出现,默默记下可疑之处。

起初几日,并无所获。关市内虽嘈杂喧闹,但大多是关于行商、物价、或者一些边境琐事的谈论。关于“阵风”和夏明朗,虽也有人提及,但多是带着好奇与惊叹,并无异常之处。

然而,几天后,赵铁山凭借着他那野兽般的直觉和夏明朗所授的观察之法,渐渐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

在关市西南角,有一家不起眼的皮货店,店主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人,生意似乎也一般,门可罗雀。但赵铁山注意到,有几个打扮看似普通行商的人,却会在不同时间,陆续进入这家皮货店,停留时间不长,出来时手中也未见购买何物。他们的脚步轻盈,如同猫一般悄无声息,眼神锐利,仿佛藏着无尽的秘密。虽然刻意掩饰,但偶尔流露出的精悍之气,绝非寻常商旅所能拥有。

还有一次,在关市最大的酒馆“迎客来”外,赵铁山看到两名穿着边军号衣、却显得面生的士卒,正与一个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的江湖人低声交谈。那江湖人腰间鼓鼓囊囊,似是藏着兵器,散发着一股危险的气息。见到赵铁山等人靠近,那两人立刻停止了交谈,眼神警惕地扫了过来,犹如两只受惊的野兽,随即若无其事地分开,消失在人群中。

最让赵铁山心生警惕的是,他发现有几次,当他们“阵风”的人出现在关市时,似乎总有一些隐晦的目光,从不同的角落投射过来,如同暗处的毒箭,随时可能射出。但当他们望回去时,那些目光又迅速移开,消失在人流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阵主》,方便以后阅读大阵主第121章 关市暗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阵主第121章 关市暗流并对大阵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