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常山少年出山去

作品:回到东汉当赵云|作者:一只爱吃榴莲的猪|分类:历史|更新:2025-11-10 01:10:09|字数:9960字

清晨的常山,像是被一位技艺不精的画师用淡墨匆匆渲染过,山岚缭绕,露珠未曦。赵家庄的村口,此刻却比过年赶集还要热闹几分。乡亲们扶老携幼,熙熙攘攘地围成一圈,目光都聚焦在圈子中央那支即将远行的“奇特”队伍上。

说它奇特,是因为这支队伍的配置实在有些不伦不类。

队伍的核心,自然是我们的主角赵云,赵子龙。他今天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粗布劲装,精神头倒是比昨天哈欠连天的样子强了百倍,只是眉宇间还残留着一丝被师父的“重磅炸弹”和师姐的“爱心火药”震出来的恍惚。他那杆视若珍宝的铁枪,此刻正稳稳地背在身后,枪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透着一股少年人的锐气。可这锐气,很快就被他身边那两辆堆得满满当当、用麻绳捆了又捆的独轮车给冲淡了——车上装的不是粮草军械,而是白花花的、散发着清新竹香的……竹纸!

没错,这就是赵云此行的重要盘缠兼任务道具。用童老爷子的话说:“这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卖纸赚钱,历练商道,顺便打响我常山竹纸的名头!子龙啊,这可都是钱,路上省着点用,丢了或者被抢了,你就真得去洛阳城门口卖身……呃,卖力气还债了。” 赵云当时听得嘴角直抽抽,感觉自己不是去护送才女,而是去当个走街串巷的货郎,还是那种可能被山贼盯上的、特别值钱的货郎。

除了纸,赵云随身的行囊里还郑重其事地塞了一本《论语》。这是蔡琰小姐昨日临别前,带着她那标志性的、能让赵云膝盖发软的温柔笑容,“建议”他带上的。“赵师兄,旅途劳顿,然学不可废。闲暇时温习圣贤文章,方能修身养性。届时,琰或许会与师兄探讨一二。” 赵云当时脑子里就“嗡”的一声,仿佛已经看到了路上被才女抽查背诵“学而时习之”的悲惨场景。这可比面对十个山贼压力还大!山贼来了可以一枪撂倒,才女提问,你总不能拿枪指着她让她闭嘴吧?

而队伍的另一位主角,蔡琰蔡文姬,则显得从容淡定得多。她换上了一身便于远行的素雅衣裙,发髻简单挽起,虽无过多饰物,却自有一股书卷清气。她乘坐的是一辆村里凑出来的、经过加固的驴车,车上除了她的随身小箱,主要就是那几大箱宝贝书籍、纸样和文房四宝。驴车看上去有些寒酸,但被蔡琰那么安然一坐,竟莫名生出了几分“学术考察专驾”的气场。她微微撩起车帘,看着外面忙乱送行的人群,目光沉静,仿佛眼前不是一场前途未卜的远行,而是一次计划中的郊游。

这场面,活脱脱就是“武夫配才女,纸枪闯江湖”的现实版。

送行仪式的高潮,自然是师父童渊和师姐童彤的压轴登场。

童老爷子今天特意穿了件比较体面的长衫,胡子也梳理得一丝不苟,他一手负后,一手端着一碗乡亲们敬的浊酒,走到赵云面前,气沉丹田,声若洪钟:

“子龙!今日你出常山,入江湖,代表的是我童渊的脸面,是赵家庄的威风!此去洛阳,山高水长,望你谨记师训,勤修文武,遇事多动脑子,别光想着用枪尖解决问题!更要保护好蔡小姐周全,她少一根头发,我唯你是问!若能功成归来,为师亲自为你斟酒庆功!若是失败……”

老爷子顿了顿,眼神锐利地扫过赵云,嘴角勾起一抹让赵云心里发毛的弧度,“若是失败,就别回来见我了,找个地方安心种红薯去吧,也算为天下苍生做了点实在贡献,强过在江湖上给我丢人现眼!”

赵云听得是哭笑不得,心里疯狂吐槽:“师父!您这到底是鼓励还是恐吓啊?又是脸面又是红薯的,我这压力值直接拉满了好吗!” 但面上还得恭恭敬敬地接过酒碗,一饮而尽,辣得他龇牙咧嘴,还得大声保证:“师父放心!弟子定不辱命!”

紧接着,师姐童彤蹦蹦跳跳地凑了过来。她今天换了一身利落的红衣,像一团燃烧的火焰,脸上挂着狡黠的笑容,手里捧着的正是昨天那个让赵云心惊胆战的“离别大礼包”。

“师弟~路上小心呀!” 童彤的声音甜得发腻,但赵云却从中听出了浓浓的“威胁”意味,“师姐我没什么好送你的,这些‘小玩意儿’你带着防身。记住哦,红色标签的是火药筒,威力大,慎用;绿色标签的是迷烟,跑路的时候往身后一扔,效果好得很!还有还有……”

她变戏法似的又掏出一个巴掌大的、做工略显粗糙的纸鸢,强行塞到赵云怀里。这纸鸢肚子鼓鼓囊囊,一根超长的引线耷拉在外面,纸鸢翅膀上还用朱砂歪歪扭扭地画了个爆炸的图案,旁边写着两个小字:“保命”。

“这个‘冲天炮’是我新研究的!” 童彤得意地眨眨眼,“遇到大批山贼围攻,点着引线往天上一扔,保证能吓他们一大跳,给你创造逃跑时间!不过师弟你记性不好,千万别点错了方向,炸到自己我可不管赔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回到东汉当赵云》,方便以后阅读回到东汉当赵云第20章 常山少年出山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回到东汉当赵云第20章 常山少年出山去并对回到东汉当赵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