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宁显然早有准备,立刻翻开随身带着的文件夹,手指迅速找到其中一页,语速平稳但内容却不轻松:
“老板,已经超过三成了。而且……最棘手的是,六月底就有两笔贷款到期,连本带利要还一百二十万港币。”
他说完,轻轻合上文件夹,留意着老板的反应。
郑硕听完,只是低低“嗯”了一声,听不出什么情绪。他的食指下意识地在“正大便利店”那几页报表上来回点了点,指节敲在纸张上发出轻微的“嗒、嗒”声。
他脑子里那个比算盘还快的“灵魂AI”立刻亮起了红灯,冷冰冰地提示着:
『当前整体负债率已超过70%的警戒线。一旦倚重的物业资产价值下跌超过10%,整个资金链将面临断裂风险。』
这行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意识里。
他闭上眼,眼前浮现的不是复杂的数字,而是便利店货架上那些密密麻麻、贴着“正大”商标的矿泉水和包装面包。
这些水,还有旁边那些包装上印着“凤凰零售”字样的面包、纸巾,都是找本地工厂代工生产的贴牌货。
他抬头对面前的霍建宁说:“虽然不是咱们自己的生产线,但我们已经把合作工厂的剩余产能全都包下来了。”
他的食指一下一下地敲击着桌面:“建宁,你注意一下我们还要往这些代工厂派遣了更多的质检员,从原料进口到成品包装,每个环节都有人盯着。”
这种贴牌模式要被中间商赚一道差价,利润肯定不如自建工厂来得高。
但现在这个阶段,既要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又要快速抢占市场,这已经是能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找到的最好平衡点了。
霍建宁小声补充道:“我们已经往每个代工厂派遣了六个质检员轮流盯生产线,连面粉的含水量都要每两小时检测一次。
虽然利润薄了点,但至少能保证送到顾客手上的都是合格产品。”
郑硕点点头,他清楚的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品牌形象立住,等现金流稳定了,再考虑自建工厂的事。
毕竟在食品这个行当,口碑要是砸了,再多利润也补不回来。
郑硕心里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但确实是现阶段最务实的选择。
不管怎么说,推自有品牌,毛利肯定是要比进货别人的东西高一些,但赚来的这点钱,真能填上每个月滚雪球一样的利息这个大窟窿吗?
他猛地睁开眼,目光锐利地看向站在一旁的霍建宁,话锋一转:“建宁,你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听没听说过一家叫Fed-Mart的零售商?
你知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在美国那种地方稳住现金流的?”
霍建宁被这突然一问弄得愣了一下,脑子里飞快地搜索着课堂和商业案例的记忆碎片,不太确定地回答:
“您说的是1954年成立的那家Fed-Mart吗?我的印象里……他们好像主要是靠向顾客收取会员费?
还有就是……依靠大批量采购和销售自有品牌的商品,做到价格便宜、量又大。”
郑硕的嘴角微微向一边扯动了一下,但那根本算不上是笑。
“Fed-Mart干了十几年攒下的家底,我们一时半会儿肯定比不了。
但我们手里有他们求都求不来的好东西——墨方,这就是现成的引流法宝。”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语气果断起来:“立刻通知下去,从下个月一号开始,所有正大便利店统一推出‘墨方积分换购’。
顾客每买一件我们凤凰零售公司自有品牌的商品,就积一分,攒满十分,可以直接换一个限量版的魔方。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那些每天来买油盐酱醋的普通顾客,都变成对魔方感兴趣的潜在玩家。”
他转回身,看着霍建宁:“这里面怎么控制成本,怎么设计积分规则,怎么确保限量版魔方的吸引力,你尽快拿个详细的方案给我。
我们要用卖生活用品的流量,来养我们自己的品牌,更要护住我们的资金链。”
窗外的天色不知不觉中已经大亮,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红木办公桌上投下一条条明亮的光带,正好掠过那份摊开的、关乎未来的财务报表。
郑硕的手指在厚厚一沓报表上滑过,停在了印着“凤凰服装公司”的那一页。他的目光在几个关键数字上扫了几个来回,眉头立刻就皱紧了,拧成了一个死结。
库存积压那一栏,明明白白地写着价值二百万港元的成衣堆在仓库里,而旁边的备注还提着一句,指望着正在拍摄的喜剧片《鬼马双星》上映后,能靠电影热度带火这批货。
他脑子里那个从不感情用事的“灵魂AI”立刻开始了冷峻的分析:
『根据上一条时间线的历史数据回溯,《鬼马双星》项目最终取得商业成功的概率高达87%。
但现实困境是,凤凰服装公司目前只有支出没有收入,依据现有消耗速度,其现金流预计无法支撑超过三个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