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乐高下场

作品: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作者:光明云|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19:12:00|字数:4020字

------

时间:1974年4月3日,下午3点15分。

地点:童话王国比隆·乐高总部会议室

长条橡木桌上散落着极简风格的设计草图,墙面贴满了从1958年经典木鸭到近年得宝系列的海报。

窗外斯堪的纳维亚的阴雨斜打在玻璃上,水痕模糊了远处厂房的轮廓。

市场总监索伦·延森“啪”地把一本《玩具周刊》拍在桌子正中,指关节敲着头版标题——《东方墨方席卷全球,教育价值获学术背书》。

“各位,看看这玩意儿!”他嗓音压得低,却像裹了冰碴子,“一个香江冒出来的廉价玩具,打着‘开发智力’的幌子,正在撬我们‘系统化拼搭’的教育墙角!”

他指尖戳向报道中“香江大学临床实验数据”一行字,“人家连大学教授都拉拢了,用科研数据给自己产品贴金!而我们呢?我们还在这里争论人仔的帽子颜色!!!”

会议室里一阵窸窣。

全球业务副总裁卡尔松慢条斯理地扶了扶金边眼镜,镜片后闪过一道冷光。

“今年是我们推出乐高人仔的关键节点,这时候要是让家长们觉得‘转方块’比‘建城市’更能提升智商,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他抽出文件夹里一份分析报告,纸页哗啦一响,“更讽刺的是,他们那个‘墨方’的灵感,恐怕还是从我们60年代废弃的模块化方案里扒的皮!”

产品开发主管艾娃突然插话,手指绞着一缕金发:“但我们必须承认,他们的营销戳中了家长焦虑——‘五分钟提升空间思维’?我们敢说拼个城堡要花孩子三天吗?”

她语气带着自嘲,“我女儿昨天吵着要那个墨方,就因为同学说‘玩这个能变聪明’。”

她的话像针扎进空气里,几个高管下意识避开眼神。

索伦猛地站起,抓起一支红色乐高积木:“我们从奥莱·柯克先生做木鸭子起家,靠的是实打实的质量——还记得他因为儿子少涂一遍漆,逼他通宵返工的事吗?”

他把积木“咔”地按在桌上,“现在对手用虚头巴脑的‘智商噱头’抢市场,我们如果只纠结成本,才是真丢了根基!”

他喘口气,声音突然沉下来,“别忘了,60年代我们试水建筑模型失败,就是因为太想讨好所有人……这次不能再走弯路。”

窗外雨势渐大,卡尔松终于推开椅子走到窗前。

“塑料成本高?那我们就学学父亲奥莱当年转型的魄力——他能在火灾后带着员工在废墟上重建,我们难道怕一场价格战?”

他转身时脸上竟带点狠劲,“他们搞学术营销,我们就放大招:把乐高乐园的微缩景观数据开放给学校,让孩子用积木搭真实城市!至于人仔系列……”

他瞥了眼海报上笑容灿烂的小黄人,“给它加职业套装——工程师、建筑师,告诉家长:我们培养的是创造者,不是解题机器!”

会议结束时,索伦把那份《玩具周刊》团成团扔进垃圾桶。

“该让东方朋友看看……”他嘀咕一句,“积木的魂,从来不在投机取巧的齿轮上,而在孩子手里那块能变成任何东西的塑料里。”

索伦的声音不高,却像锤子砸在桌面上,让交头接耳的议论声瞬间消失。

他双手撑在橡木桌面上,身体前倾,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的脸。

“我建议双管齐下,动作要快,下手要准。”他语速加快,手指关节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显示出他内心的急迫和早已酝酿成型的计划。

“第一,”他竖起一根食指,“我们不能直接去骂街,那太掉价。

我们要借助更高的声音。立刻联系我们在欧洲儿童教育协会的关系,由他们出面,以学术研讨的名义,质疑香江那份研究报告的严谨性——样本量是否足够?实验对象有没有代表性?

最关键的是,所谓的‘智力提升’效果能否长期保持?”

索伦嘴角牵起一丝冷峻的弧度,“我们不需要全盘否定,只需要种下怀疑的种子。家长们可以为了孩子一掷千金,但最怕的就是‘没效果’。

我们要让他们犹豫,让他们觉得,那个墨方可能只是个‘快消式’的智力安慰剂。”

他心里清楚,这招看似温和,实则是釜底抽薪,直接攻击对方最引以为傲的“教育”招牌。

“第二,”他紧接着竖起第二根手指,语气变得更加有力。

“光防守不够,我们要主动定义战场。就在下周出版的《纽伦堡玩具评论》上,我们要发表一篇重磅文章,标题我都想好了,就叫——”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确保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然后一字一顿地念出那个充满攻击性的标题:

“《益智玩具的核心是创造力,而非重复训练》。”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仿佛能听到空气被划破的声音。

全球业务副总裁卡尔松原本靠在椅背上的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镜片后的眼睛亮了一下。

索伦趁热打铁,他深吸一口气,环视全场,目光最后落在窗外阴沉的天空上,仿佛他的对手就在那里。

他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宣示意味:

“这篇文章的核心目的,就是要让全世界的父母都想明白一个根本问题:

我们乐高,培养的是能创造未来的建筑师;而他们那个墨方,训练的只是熟练执行指令的流水线工人!”

“流水线工人”这几个字,他咬得格外重。这个比喻太尖锐,太有画面感了。

它瞬间将一场商业竞争,拔高到了教育理念和未来人才培养的层面。一位刚才还对成本问题忧心忡忡的高管,此刻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他家里就有个孩子,他太清楚自己希望孩子成为“建筑师”还是“工人”了。

索伦看到众人神色的变化,知道这番话击中了要害。

喜欢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方便以后阅读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第103章 乐高下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第103章 乐高下场并对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