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星岛日报》投稿

作品: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作者:光明云|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19:11:18|字数:4044字

“麻烦你告诉胡女士,我刚与《明报》的潘总编达成重要合作,现在有一部创新题材的作品,可能对星岛的国际版拓展有帮助。”

前台女子仔细查看了文件,特别是《明报》的公章和潘总编的签名,态度明显变得慎重:“请稍等,我需要请示一下。”

她拨通内线电话,低声用粤语交谈了几句,不时看向郑硕一行人。

挂断电话后,她说道:“请到三号会客室稍候,胡女士的助理会来接待您。”

会客室比《明报》的更加豪华,真皮沙发散发着皮革特有的气味,红木茶几上摆放着精致的紫砂茶具。

墙上挂着星岛报系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照片,从纽约的摩天大楼到伦敦的古老街巷,彰显着这家报纸的国际视野。

郑硕静静坐着,四位保镖如雕塑般立在门外,引得路过的工作人员侧目。

约十分钟后,一位穿着精致西装的中年男子快步走进来,金丝眼镜后的眼睛迅速打量着郑硕:

“郑先生?我是胡女士的特别助理周宇明。听说您有一部适合国际版的作品?”

他的语速很快,带着报业人特有的效率感。

郑硕起身握手,察觉对方目光中的审慎:“是的,一部历史穿越题材的小说,我认为很适合星岛正在推进的国际化战略。”

他感受到对方手掌的力度,恰到好处地回握。

周宇明微微皱眉,眼镜片后的眼睛眯了起来:“穿越题材?这似乎...很新颖。能具体说说吗?”

他做了个请坐的手势,自己先在沙发上坐下,双腿交叉,显露出防备姿态。

郑硕简要介绍了《寻秦记》的构思——现代人回到秦朝参与历史进程的故事。

他刻意突出了国际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元素:东西方文化碰撞、历史谜团、古代战争策略。

周宇明听得越来越专注,手指无意识地轻敲膝盖,但最后仍摇头道:

“创意很有趣,但风险很大。我们通常不采用完全没有发表经历的新人作品,特别是这种...实验性题材。”

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犹豫。

就在这时,会客室门被推开,一位气质非凡的中年女性走了进来。

她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套裙,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眼神锐利而充满智慧,步伐坚定有力。

“周助理,听说我们有位有趣的客人?”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在房间里产生轻微的回响。

郑硕立即认出这就是胡仙本人——星岛报业的掌舵人。

他注意到她手腕上佩戴的百达翡丽手表和精心打理的发型,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成功女性的精致与权威。

周宇明连忙起身:“胡女士,这位是郑硕先生,他有一部穿越题材的小说想投稿。”

胡仙目光如炬地打量郑硕,然后落在茶几上的《寻秦记》稿子上:“能让我看看吗?”她的语气直接而不容拒绝。

郑硕递上稿件:“这是前三章和全书大纲。”

他注意到胡仙修剪整齐的指甲和手腕上淡淡的香水味,是ChanelNo.5的经典香气。

胡仙快速翻阅着,手指轻轻划过稿纸,表情从好奇到专注,最后露出惊讶之色。

约五分钟后,她抬头看向郑硕,目光锐利如刀:“很有创意的构思。但你知道这种题材的风险吗?读者可能难以接受。”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稿纸,显示出内心的权衡。

“风险与机遇并存。”郑硕平静回应,身体微微前倾,做出坦诚的姿态。

“这个正好可以满足《星岛日报》推动国际化的需求,你们不是正好需要这种差异化内容吗?

这种融合历史与奇幻元素的作品,可能比传统武侠更容易被海外读者接受。”

他特意强调了“国际化”和“差异化”两个词。

胡仙微微点头,但话锋一转:“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冒险直接采用新人的长篇连载。除非...”

她故意停顿,观察郑硕的反应。

郑硕抓住机会,声音提高了几分:“我理解报社的顾虑。所以我有个提议——稿费我可以只拿千字十五元,但若连载后在国际版引发热烈反响。

比如海外读者来信量达到一定标准,或者海外版销量增长,那么之后稿费要涨到千字六十五元,并且报社要承诺给我星岛亚洲版的最佳广告位。”

周宇明倒吸一口凉气:“这太...”他的眼镜片后的眼睛瞪得很大,显然被这个大胆的提议震惊了。

胡仙却抬手制止了他,目光灼灼地盯着郑硕:“年轻人,你很有胆识。但你知道如果达不到这些标准,你可能只能拿最低稿费,甚至被腰斩?”

她的身体前倾,形成一种压迫感。

“我完全清楚。”郑硕语气坚定,毫不退缩地迎上她的目光。

“但我相信这部作品的价值。事实上,我已经拒绝了《东方日报》的高价邀约,因为我看重的是星岛的国际化平台和专业声誉。”

这话是假的,但他说得极其自然,眼神没有任何闪烁。

这话明显击中了胡仙的内心——她一直以星岛的专业性和国际视野为傲,对《东方日报》的黑社会背景颇为不屑。

更重要的是,《东方日报》的崛起都得于其对《星岛日报》下的黑手,这个心结一直埋在她心里。

郑硕注意到她的手指微微收紧,这是个被说中的微表情。

胡仙沉思片刻,突然问道:“你说你刚与《明报》达成了合作?是什么内容?”

她的眼睛微微眯起,显示出竞争意识被激活了。

郑硕保持微笑,双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也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但风格完全不同。潘总编很看好那部作品的市场前景。”

他巧妙避开了具体细节,但刻意提到竞争对手的名字。

胡仙眼中闪过竞争的光芒。星岛与《明报》一直是竞争对手,如果《明报》看好这个年轻人...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沙发扶手,这个细微的动作暴露了她内心的权衡。

喜欢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方便以后阅读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第10章 《星岛日报》投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第10章 《星岛日报》投稿并对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