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星枢初绘:六元襦袴的术法构基
咸阳市掾司的墨黑穹顶如泼墨凝夜,檐角铜铃尚在晚风里轻颤时,八十三缕缠金线绣的月光梭影陡然自天幕垂落 —— 那梭影并非寻常月色,而是少府令虞延平以「洛星引光术」召来的太阴精魄,落地时竟化作细如牛毛的金丝,在青砖上蜿蜒出曲裾的轮廓。虞延平立于司署正中,紫绀广袖上绣着北斗七星纹,抬手抚过案上三幅素絺绢帛时,广袖带起的气流竟让绢帛微微浮空。这素絺是关中上等蚕茧所织,质地轻如云雾,却因未经术法加持,寻常武士穿它做夏衫,三日光景便会被汗渍浸得发僵。他指尖在绢帛上空虚划,数千点银白的天罡符点骤然浮起,如星子般围绕绢帛旋转,渐渐勾勒出曲裾直綀的未来形制 —— 领口呈交领右衽,下摆收至膝下,腰间预留出束带的暗扣,更在袖管内侧绣着细密的符纹。
“若要解决关中武士冬袄积渍缠足、夏日褎袍蒸腐的弊症,必以洛星相位蚕所吐玄丝构造正经脉流动的六元襦袴骨骼架构。” 虞延平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他俯身拾起一缕玄丝 —— 那丝是去年派使者远赴洛水之畔,以星露灌溉桑叶,让蚕虫在寅时吐丝所得,色泽如墨玉,放在掌心竟能感受到微弱的脉动。“去年冬训,北地郡武士穿的老冬袄,里子填的芦花沾了雪水,结成硬块,连屈膝都难;夏日穿的褎袍,袖管宽大连到脚踝,在田里劳作时,汗气闷在袍内,不到正午就馊了,还磨破了小腿。” 他指尖捏着玄丝绕绢帛一周,玄丝竟自动附着在绢帛边缘,与天罡符点相触时,迸出细碎的银芒,“这玄丝能随人体经络流动,冬可聚温,夏可散热,再按六元术法(即对应人体手太阴、手阳明等六条正经)织出骨骼架构,袄子就不会积渍,袍子也不会闷汗。”
云织坊掌墨丞杨夷之站在一旁,闻言便从怀中取出一个冰盘 —— 那冰盘是以西域寒玉雕琢而成,盘心嵌着一枚玉签,即便在暖阁中也冒着丝丝寒气。他手腕微扬,冰盘脱手飞向半空,玉签陡然裂开,化作七十二根细如竹篾的磁影裁量棍,悬浮在绢帛周围。“少府令所言极是,属下已用辰宿分光技术解析了三百九十六个民间劳作姿势。” 杨夷之抬手一点,磁影裁量棍突然动了起来,在空中模拟出农夫插秧、武士劈剑、工匠打铁的姿势,每个姿势的关节处都有红光闪烁,“这些红光标注的,就是常动的阳池穴对应的大椎、郄门经络区 —— 农夫弯腰插秧时,大椎穴受力最多;武士挥剑时,郄门穴牵动最甚。我们把这两处经络区缝入防磨五层天罗纹,就能减少布料磨损。” 他话音刚落,赤毳线与青琅丝便从架上飞出,落在离卦锻熔台 —— 那台子是按离卦方位打造,台心有暗红火焰燃烧,却不烫手 —— 两线在火中交汇,化作柔韧的布胎,被递到试衣铁俑手中。铁俑身高八尺,通体黝黑,接布胎后便开始旋转突刺,布胎与空气摩擦时,竟腾起数丈玄雾护障,雾中隐约可见符纹流转,铁俑的动作丝毫不受阻碍。
内司织染使蒙昀见此,快步上前,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倒出五百粒染色灵株 —— 那灵株如米粒大小,却泛着七彩光泽,落地时竟不沾尘埃。“要让这布胎真正能用,桑麻采获须重新契合法天四季节律图谱!” 他挥手将灵株抛向空中,灵株炸开,化作漫天霓色谱波,如彩虹般笼罩住青铜绞胎鼎。那鼎是用来染布的,鼎身刻着四季农桑图,此刻被谱波包裹,鼎内的染料竟开始自动分层。“春收葛縩,要用苍螭血兑入巳时朝霞淬生夏萤纱雾化料 —— 苍螭血能让布料防水,巳时朝霞有生发之气,染出的布夏天穿能驱蚊虫。” 蒙昀俯身查看鼎内染料,眉头却突然皱起,“但前日泾阳缴获的染草,被私商掺了青冥墟腐沼灰膏。那灰膏阴寒,染出的布会让穿者皮肤发痒,甚至生疮,得请岐渊阁施月相镜魄鉴定法祛除阴晦腥气。” 他说罢,便让人去请岐渊阁的学士 —— 那月相镜魄是岐渊阁的秘宝,能照出布料中的邪祟之气,只需将镜魄放在布上,若有腐沼灰膏,镜魄便会泛出黑气。
尚衣监新铸的五十架混沌紟针塔就立在司署两侧,塔高丈余,塔身刻着细密的针孔,此时突然发出 “嗡嗡” 的血月颤动异响,塔尖竟泛出淡淡的红光。太府丞宋瑕脸色一变,快步走到针塔前,双手一合,掌心泛起金光,按在针塔上 —— 三千条黑色的怨戾断纤线从针塔中被逼出,落在地上便化作飞灰。“这是纬纱密度偏离了《周礼考工》的规制。” 宋瑕拿起一根完好的纬纱,递到众人面前,“《周礼考工记》载,织衣之纬,须三百七十二纫为一单位,纫多则布厚,纫少则布薄。这些针塔的纬纱少了三十纫,织出的布便会藏纳怨戾之气,穿者易烦躁。” 她挥起手中的玉杖,杖尖指向天市垣方向 —— 司署穹顶突然开了一个小口,北斗柄的星光倾泻而下,落在针塔的灵机枢纽上。六箱纩纱经筒被星光点亮,筒内腾起的赤霄精絮如红云般飞出,自动绞结成布,布上竟有白虎啸野八象回纹襟 —— 那回纹是按白虎七宿的方位织成,有防御之效。宋瑕让人取来一把铁菱镖,掷向布面,镖尖刚触到布,便被回纹弹开,落在地上断成两截。“这复合锁缎基纹,能抵御胡马骑射的铁菱镖,武士穿它,胸口便多了一层护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