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数字,比之前粗略估计的要精确得多,也反映出历经战乱后人口的凋敝和土地的荒芜,但毕竟有了一个清晰的底数。
冯渊接着禀报军旅点验结果:“经张都尉及各营将领协力清查,我军现有战兵(含斥候)实额三千二百余人,辅兵、役夫两千八百余人,总计可战、可用兵力六千余人。淘汰老弱近五百人,已妥善安置。军械马匹亦已登记造册,管理大为改善。”
李铁崖仔细翻阅着总册,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踏实的神色。有了这些确切的数字,征多少粮,募多少兵,兴多大役,心中终于有了谱。这不仅仅是数据,更是统治的基石。
“好!辛苦二位先生,辛苦诸位同僚了!”李铁崖合上册子,目光炯炯,“此乃奠基之功!自此,我潞南防御使府,才算真正脚踏实地!”
他当即下令:“依据此册,韩老即刻主持制定新的赋役章程,务求公平合理,与民休息!冯先生,以此丁口田亩为基础,重新划分乡里,编练保甲,强化地方治安!王琨、赵横、张敬,依新定员额,严格操练,精炼士卒!自即日起,一切军政事务,皆需以此为准,不得再含糊其辞!”
一场彻底的户口田亩普查和军队点验,如同一次精准的全身检查,让李铁崖势力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体格”和“气血”。虽然底子依然薄弱,挑战依然严峻,但至少,他们不再是在黑暗中摸索。摸清了家底,方能量入为出,方能精打细算,方能在这乱世的惊涛骇浪中,更稳地掌好船舵,驶向未知的远方。而这本沉甸甸的册子,也预示着潞南之地,将进入一个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的治理阶段。
喜欢铁槊镇唐末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铁槊镇唐末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