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美良子的寓所,我脚步虚浮,周身透着疲惫,可内心却如被烈火灼烧,滚烫又激昂。街头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我却似置身无人之境,脑海中不断回闪着昨夜美良子谈及中国人个性与弱点时的画面,那些话语像重锤,一下下敲醐我长久以来的懵懂与混沌,让我醍醐灌顶。
在日本将近三年,我行事太过被动,宛如被命运的丝线操控的木偶。就拿和身边这几个女子的感情来说,总是被她们的情绪与想法牵着走,从未主动掌握过节奏,实在窝囊。从这一刻起,我暗暗发誓,要彻底改变,主动出击,再造全新的自己。
想到未来,我心中涌起无限憧憬,弘扬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的念头愈发强烈。要实现这个目标,一边打工维持生计,一边进修学问,是必经之路。怀着这般兴奋与坚定,我迫切想要寻觅相关书籍,为梦想添砖加瓦,目光扫向街边,当即决定前往东京最大的古旧书市场——神保町旧书街。
踏入神保町,仿若踏入了另一个世界。以靖国路、白山路两条主干道为中心,周边小巷、小街密密麻麻分布着176家书店,书店招牌林立,古朴又不失韵味,空气中弥漫着纸张与油墨混合的独特气息。有的书店气派堂皇,如摩天大楼般的“三省堂”;更多的则小巧雅致,透着宁静的书卷气,不愧被称为“古书的麦加”。
我怀揣期待,走进一家专营人文社科类书籍的书店。店内空间不大,却被书架填得满满当当,书架上的书层层叠叠,从哲学、宗教到文学、艺术,品类繁多。我在书架间穿梭,指尖轻轻抚过一本本泛黄的书籍,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几本关于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的古籍,纸张虽已脆弱,可上面的文字却好似带着无尽的力量,让我心跳加速。
我踏入书店深处,一排排泛黄的古籍在暖黄灯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晕。指尖拂过书脊,《宅经本义》《撼龙经校注》《青囊奥语阐微》等典籍依次映入眼帘,这些承载着千年智慧的汉字墨香,似在无声诉说着风水堪舆的深邃奥秘。当我抽出一本《葬书白话全解》时,书页间夹着的干枯银杏叶簌簌飘落,仿佛穿越时空的书签,记录着过往读者的思绪。
正沉浸在文字中时,身旁突然传来轻微的衣料摩擦声。转头瞬间,一双白皙若羊脂玉般的手同时握住我手中那本《风水与现代建筑设计融合探析》。抬头望去,戴着金丝圆框眼镜的少女撞进视线——她眉眼清秀如工笔细描,淡粉色针织衫下露出一截天鹅颈,发间别着素雅的茉莉发卡,镜片后的杏眼盛满惊讶与好奇。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瓷白的肌肤,透着近乎透明的质感,隐约可见皮下淡青色的血管纹路,宛如上好的宣纸晕染着墨痕,在书店暖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这一幕让我恍惚想起优奈,可眼前的沈清禾,又与记忆中单纯到近乎幼稚的优奈截然不同。
“对……对不起!”我们异口同声的道歉在静谧的书店里格外清晰。我的母语脱口而出的刹那,她眼睛蓦地亮起:“你也是中国人?”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软糯腔调,尾音轻轻上扬,像初春拂过湖面的风。她整个人身形小巧玲珑,淡蓝色牛仔短裙下,两条匀称纤细的腿光洁如玉,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晃得人移不开眼。不同于苏瑶知性优雅的韵味,她身上散发着未经雕琢的青涩与纯欲,恰似江南三月枝头带露的桃花,既娇俏又勾人。而交谈间,她眼中不时闪过的狡黠光芒,又昭示着远超外表的聪慧。
我笑着点头,注意到她帆布包上挂着的苏州大学徽章:“来留学的?我看你选的都是建筑类书籍。”她连忙将碎发别到耳后,露出泛红的耳垂:“我叫沈清禾,刚到早稻田大学读建筑系研一。”说话时不自觉摩挲书脊的小动作,透着对知识的珍视。她身上若有若无的栀子花香混着书香萦绕在鼻尖,竟让我想起昨夜美良子身上浓郁的玫瑰香水,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息却同样撩拨心弦。
“我看你拿了不少风水相关的书,”我指着她怀中的《阳宅十书》,“在国内就对这个感兴趣?”沈清禾眼睛一亮,推了推眼镜:“是啊!我本科做古建筑测绘时,发现徽派民居的天井布局暗合‘四水归堂’的风水理念,雨水汇聚院中,既是聚财,又调节了建筑湿度。”她说话条理清晰,分析头头是道,完全不似优奈遇事时的懵懂无措 ,“后来查资料才知道,风水学本质是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和现代建筑理念有共通之处。”她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拿出自制的思维导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风水理论与现代建筑案例的对比,足见思考之深入。
我心头一动,想起美良子嘲讽我被动的话语,坦言道:“不瞒你说,我其实还没系统学过,但一直想深入了解。总觉得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藏着解开现代建筑困境的钥匙。”沈清禾闻言眼睛发亮,从帆布包掏出笔记本:“太巧了!早稻田最近新开了‘环境堪舆与建筑设计’选修课,教授是从麻省理工回来的,会用大数据建模分析风水布局。”她不仅能清晰说出课程特色,还能精准分析教授的学术背景,“而且据说还有庆应大学的联合项目,要是表现好能参与实际古建修复。”她翻出课程表,笔尖点着周三下午的空档,详细地为我规划时间,“你要是感兴趣,可以先旁听听看,再决定要不要正式选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