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势头迅猛。经济上,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门类齐全,这意味着强大的自主生产与配套能力,能快速响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科技创新领域,中国在 5G、高铁、航天等前沿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专利申请量逐年攀升,科研投入持续增加,正逐步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文化方面,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底蕴,传统文化瑰宝无数,如今借助新媒体等手段,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日益扩大。当然,中国在发展进程中也有需要克服的短板,比如区域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在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还有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快速推进,曾面临过较为严峻的,曾面临过较为严峻的污染挑战,不过当下正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逐步改善。总体而言,中国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广袤的土地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持续的创新投入,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可期,已然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向着更高峰攀登。”
众人闻听此言,有的陷入沉思,有的微微颔首,都在心底默默掂量着两国的发展分量,而茶室里的气氛,依旧在平和表象下暗流涌动……
郑克瀛论述结束后,芥川靖彦暗暗不语,只是低头喝茶,脸上的得意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些许落寞。樱井美子似乎也被这场精彩的讨论所震撼,过了片刻,她才微笑着打破沉默:“今天大家的讨论非常精彩啊,那么,两天后吧,我们就出发,等个通知,大家都回去先准备。”
离开樱井美子的公司,我和郑克瀛并肩走在东京夕阳映照的街头上,余晖将我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心情还因方才茶室里那场有关中日发展的激烈探讨而澎湃不已。
“郑兄,今日你在茶室可是让我刮目相看呐!”我侧头看向郑克瀛,眼神中满是赞赏,“一番关于中日发展的见解,说得头头是道,那芥川靖彦最后都哑口无言了。”
郑克瀛笑着摆摆手:“曹兄过奖了。”我又接着说:“你在阐述文化层面的时候,引经据典,把咱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了,说起文化,我还得感谢你上次在佐藤主办的山庄晚宴上给我支的招呢!”
郑克瀛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爽朗大笑:“哦,你是说你打败那日本功夫高手的事儿啊!当时我瞧那家伙气焰嚣张,说实话挺替你担心的。后来提醒你示之以弱,先探探他的底,等摸清套路再后发制人,没想到还真派上用场了。”
我重重地点头,感激道:“可不是嘛,要不是郑兄你这锦囊妙计,我哪能那么顺利取胜。咱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战略战术,关键时刻就是好使,这可是咱无往不胜的法宝。”
郑克瀛嘴角上扬,一脸自豪:“那是自然,这谋略之道,咱中国人可是钻研了几千年,不管是拳脚功夫的比试,还是文化的交锋,都能派上大用场。”
我们边走边聊,话题不知不觉就转到了文化传播上。郑克瀛突然眼睛一亮,半开玩笑地说:“曹兄,我有个想法,你说咱们在日本开个中国功夫馆咋样?既能让咱这身功夫有个传承之地,又能给当地人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你意下如何?”
我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兴奋地应和道:“郑兄,这主意妙啊!我早就盼着能有个这样的地儿,把咱们中国的好东西分享出去。咱要是开起来,肯定能吸引不少人。”
郑克瀛笑意更浓:“就是,到时候你就当教头,把你的真本事传授给大家,我呢,就偶尔去讲讲功夫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什么太极的阴阳哲理、咏春的实战智慧,让他们全方位了解中国功夫。”
“行,那就这么定了!”我满心欢喜,心想仿佛已经看到功夫馆里热闹非凡的场景,中日学员们切磋技艺、交流心得,一片其乐融融。
“说起文化交流,这次回中国可有大事要办。”郑克瀛接着说道,“上次山庄晚宴之后,樱井美子的公司找到我,说想在中国开拓项目,重点就是中日青年文化交流。我跟我老师——一位在上海国立大学任教的学者一合计,老师特别支持,说可以邀请他们去上海办一场小型交流会。”
“哦?听起来挺有意思。”我好奇地追问,“听说还有日本的所谓风水大师要来?这下可有好戏看了,郑兄你可得好好给他们露一手,让他们见识见识咱中国风水研究的真功夫。”
郑克瀛自信满满地笑道:“那是当然,我老师在这方面那可是独树一帜,学术界都颇有威望。虽说老师为人低调,但肚子里的学问深着呢。”
“能教出你这么优秀的学生,可想而知老师得多牛啊!”我由衷地赞叹道。
郑克瀛眼神中透露出崇敬,缓缓说道:“我老师的经历颇为传奇,算是半路出家,却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钻研,在风水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等咱们回了上海,我一定介绍你认识,相信你也会受益匪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