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鼎底玄机
秦宫太庙的铜灯晕染着昏黄,神农鼎的阴影在青砖上起伏,像头蛰伏千年的青铜巨兽。林越指尖抚过鼎底,那里藏着块活动的青铜板,板上蝌蚪文组成的六不治符印在阴影里若隐若现——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每个字的笔画间还嵌着细碎的金粉,像被岁月掩埋的星辰。
就是这里。他从针盒取出青铜针,指节因用力泛白。针盒光流在鼎底铺开,将符印凹槽照得透亮,那些纹路突然活了过来,像无数条细小的血管在搏动。针尖刺入信巫不信医巫字时,整根针突然震颤,金红火花从针尾爆出,在铜锈上烧出细小的纹路,扁鹊先生临终前说,长桑君传他医道时,曾在鼎底刻下医巫本同根的谶语。这符印是医道准则,更是钥匙,能打开连秦王都不知道的秘密。
秦武王的佩剑按在鼎耳上,龙纹与鼎纹共振,发出低沉的嗡鸣,震得他虎口发麻:你可知这鼎意味着什么?历代秦王的血都渗在这铜锈里,你想掘开老祖宗的坟?他的龙靴碾过地面的青铜碎末,那是去年祭祀时碰掉的鼎耳残片,至今还用朱砂围着,像道不可逾越的结界,徐福那厮在宫外布了天罗地网,他要的不是鼎,是你手里的钥匙!
话音未落,林越刺入最后一根针。太庙地面突然下陷,青铜板如莲花绽放,露出深不见底的密室入口。阴风卷着陈年尘土涌出来,带着草药与尸腐混合的气息,像两座古墓同时被撬开。入口边缘的砖石上,刻着与鼎底对称的反写符印,笔画间的金粉与下落的尘土共舞,在半空组成转瞬即逝的字。
徐福的蛊虫在计数。林越的针盒光流扫过入口,发现空气中漂浮着银线蛊卵,芝麻大小,半透明,虫身的蛇纹与玄冥教图腾分毫不差,正顺着气流往密室钻,它们在标记路线,等我们找到东西,就是他收网的时候。
秦武王的玉佩突然发烫,王纹与符印产生共鸣,发出龙吟般的清响:朕倒要看看,是什么鬼东西值得徐福费这么大劲。他率先跃入密室,佩剑划出的火花照亮陡峭石阶,壁上油灯被气流点燃,次第亮起,像串被唤醒的星。
林越紧随其后,青铜针在指尖转动,符印光芒顺着针尾流入石阶凹槽。灯光下,两侧浮雕逐渐清晰——左侧医者诊脉,衣袍与扁鹊同款,金针悬在病患腕上,光流凝成字;右侧巫祝祭祀,面具嵌着蛇纹,骨笛对准鼎口,笛声化作字。最诡异的是背景里的老者,左手握针,右手持蛊,面容虽模糊,眼神却既悲悯又凌厉,与扁鹊医书扉页的长桑君画像神似。
这老者...林越的指尖抚过浮雕,老者袍角的二字突然发光,与针盒里的玉简产生共鸣,是长桑君!他怎么可能同时出现在医和巫的场景里?
石阶尽头传来重物坠地声,秦武王的怒吼撞在密室壁上:荒谬!这是什么鬼把戏!
林越转角时骤然停步——密室中央石台上,对立摆放着两尊长桑君雕像。左尊着医袍,金针悬于指尖,眼底映着鼎心草;右尊戴巫面具,蛊罐淌着银线,面具缝隙透出的目光与徐福左目如出一辙。两尊雕像底座相连,刻着行扭曲的字,像是用指甲硬抠出来的:医巫本同源,一念分阴阳。
第二节 壁画惊秘
密室穹顶垂下的青铜链挂满油灯,灯影在壁画上流动,让那些古老的故事活了过来。林越站在第一幅壁画前,指尖抚过凸起的纹路——长桑君立于神农鼎前,左手金针挑着草药,右手蛊罐养着银线,鼎中涌出的光流一半金红如血,一半银紫似毒,在半空拧成字。光流里,医者、巫祝、君王围着鼎跪拜,他们的衣袖相互缠绕,织成没有缝隙的网。
一派胡言!秦武王的佩剑劈向壁画,剑锋被光流弹开,在青砖上炸出火星。他指着壁画上的巫祝,龙袍因愤怒而起伏,当年扁鹊就是因为骂巫蛊是妖术,才被李醯那厮害死在骊山!这壁画是伪造的,是玄冥教想混淆视听!他的龙靴碾过地上的青铜碎末,朕祖父当年中风,巫祝跳了三天三夜大神,差点把他折腾死,最后还是扁鹊的师兄用金针救回来的!医和巫,从来就是水火不容!
林越的目光移向第二幅壁画。长桑君的弟子们在鼎前争执,医派的医书砸在巫派的蛊罐上,书页散落时,露出夹着的鼎心草叶片;巫祝的骨笛刺穿医者的药囊,流出的药膏在地上腐蚀出蛇形纹路。鼎中光流开始分裂,金红与银紫相互冲撞,撞得鼎身裂纹蔓延。壁画角落的朱砂小字已褪色,却仍能辨认:壬午时,因鼎魂用分裂,医派守鼎,巫派夺鼎,遂成玄冥。
玄冥教是长桑君的徒孙?林越的针盒光流扫过壁画,光流显影出李醯的脸,与巫派弟子的面具轮廓完全重合,左目的蛇形胎记连分叉角度都一样,李醯的巫血是长桑君传的?那他和扁鹊...是师兄弟?这个念头像惊雷炸响——难怪李醯对扁鹊的针法了如指掌,难怪他的巫蛊总带着医理的影子,黑风寨那些带鳞的孩子,恐怕是他最失败的融合实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