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二人竟然就在这狼狈不堪、浑身疼痛的情况下,为了“谁当皇帝背这口锅”的问题,险些当场争执起来。
看得周围的内侍们目瞪口呆,只觉得这两位贵人怕是惊吓过度,真的失心疯了。
屋脊上,何健旺“看”到这一幕,差点没笑出声。
“嘿,这俩活宝!果然和他猜想的一样,烂泥扶不上墙!还没怎么着呢,就先想着甩锅跑路!赵光义要是看到这场景,不知道会不会气得再死过去一次。”
他摇了摇头,对这北宋末代二帝算是彻底不抱任何希望了。
“也好,让他们自己乱去吧。正好给老赵和李纲那边创造点空间和时间。老子就再盯一会儿,看看老赵能搞出什么名堂...”
这对废物点心已经不值得他再浪费半分心神。
到了次日凌晨,天色未明,汴京皇城却已是灯火通明。
急促的钟声召集文武百官,众人睡眼惺忪,心中惴惴,不知这非常之时又有何等祸事降临。
垂拱殿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将至。
龙椅上,宋徽宗赵佶顶着两个乌青的眼圈,面色苍白,神情惊惶,一夜之间看起来老了十岁,哪还有半分往日里谈笑风生、挥毫泼墨的潇洒从容。
他甚至有些坐立不安,时不时瑟缩一下,似那龙椅上有针扎一般。
太子赵桓站在下首,同样脸色难看,眼神躲闪,恨不得把自己藏进大臣的队伍里。
百官行礼完毕,心中正自惊疑不定。
却见赵佶猛地站起身,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神经质的急促和颤抖,甚至不等身旁的内侍宣旨,便自己抢着开口:
“朕...朕德薄能鲜,致有今日之祸!上愧对列祖列宗,下负天下黎民!昨夜...昨夜...”
他提到“昨夜”二字时,声音猛地一颤,下意识摸了摸依旧隐隐作痛的眼眶,脸上恐惧之色更浓,
“朕深感无力肩负社稷重担,决意效仿尧舜,内禅帝位于太子赵桓!即日便行禅让大典!朕...朕即日起便为太上皇,移居龙德宫,为...为大宋祈福!”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如同滚烫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官家!不可啊!!”以蔡京、童贯等为首的投降派及既得利益集团官员们顿时慌了神,纷纷出列,扑倒在地,声泪俱下地劝阻。
“国难当头,正需您稳坐中枢,凝聚人心!岂可轻言退位?”
“太子殿下虽贤,然年幼识浅,恐难当此重任啊官家!”
“此必为小人蛊惑!陛下三思!”
“官家若退,臣等如失父母,何以自处啊!”
他们是真的急了。赵佶是他们的保护伞,是他们荣华富贵的根源。
这位皇帝好糊弄,爱享受,耳根子软。
若是换了人,尤其是眼下这种危急存亡之秋,天知道新皇帝会用什么人?他们的权势地位岂不是岌岌可危?
一时间,殿内哭谏之声、劝留之声响成一片,许多不明所以的中间派官员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跟着附和劝留。
喜欢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