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指点江山

作品: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作者:Mo疯|分类:历史|更新:2025-11-09 10:57:18|字数:4826字

李孟姜起初还听得目眩神迷,深深为仙师的“才华”所折服,但听着听着,渐渐觉得有些不对劲...

仙师这作诗的风格...怎么如此跳跃?一会儿瑰丽浪漫如楚辞,一会儿清新自然如民歌,一会儿又深情婉约如乐府...而且好些句子似乎意犹未尽,只有残句?

难道仙界诗文都是这般...不成体系、随心所欲的吗?

她心中虽有疑惑,但看着何健旺那努力卖弄、甚至额头又微微冒汗的认真模样,又觉得有趣极了。

这位仙师,真的和传言中那种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完全不同呢...

他有点笨拙,有点紧张,甚至有点...可爱。

想到这里,李孟姜脸上的红晕未消,眼底却漾开了真切的笑意。

她不再那么紧张了,偶尔还会轻声接一两句话,询问一下诗句的意境。

殿内气氛正渐入佳境,何健旺搜肠刮肚地“创作”,李孟姜偶尔轻声回应,眼波流转间羞涩渐褪,好奇与欣赏渐生。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了清晰的脚步声和宫女恭敬的问候声。

是韦贵妃“处理完事务”回来了。

两人像是被惊扰的鸟儿般,迅速拉开了些许距离。

李孟姜刚刚恢复常态的脸颊又飞起两抹红云,连忙低下头。

何健旺也赶紧收敛了那副“文抄公”的卖弄姿态,恢复了道貌岸然的仙师模样,只是眼神还忍不住往公主那边瞟。

韦贵妃步入殿内,目光在女儿绯红的脸颊和仙师那强作镇定的脸上扫过,心中了然,嘴角噙着一丝满意的微笑。

“让仙师久等了。”韦贵妃语气温和,恰到好处地切入正题,“方才尚食局琐事缠身。说起来,仙师此来是为暖阁之事,不知现在可否方便去瞧瞧那令人头疼的烟道?”

这一声提醒,将何健旺从风花雪月中拉回了现实——对啊,正事!自己是来搞技术支援的!差点忘了!

他立刻站起身,脸上露出专业和认真的表情:“自然方便,正事要紧。还请贵妃引路。”

他又忍不住飞快地看了一眼李孟姜,眼中带着一丝不舍。

李孟姜也正好悄悄抬眼看他,两人目光一触即分,都有些不自然。

韦贵妃假装没看见这小动作,笑着对李孟姜道:“临川,你也一同来吧。这宫中事务,你也该学着打理些了,正好听听仙师是如何处置这些难题的。”

这无疑是又给了两人相处的机会,但理由冠冕堂皇,无可指摘。

李孟姜轻声应了句“是”,便乖巧地跟在母亲身后。

一行人来到正在施工的偏殿。

这里显然比清晖阁当初要麻烦些,几名工匠正对着几根粗大的殿柱和下方的石础发愁,见到贵妃和仙师到来,连忙行礼。

“仙师请看,”为首的匠师指着殿柱与地面交接处,“原设计的烟道需从此处绕过,但此殿柱础深埋,若强行改道,恐伤及殿基;若抬高烟道,又恐影响取暖效果,且上方便是斗拱,空间不足。”

何健旺收敛了所有杂念,蹲下身,仔细查看起来。

他用手比划着烟道预定的走向,又敲了敲旁边的地面和柱础,眉头微微蹙起。

李孟姜站在稍远一些的地方,安静地看着。

只见此时的仙师,脸上再无之前的紧张和笨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和沉稳。

他手指划过砖石,眼神锐利,不时提出几个问题,都切中要害。

“此殿柱是否为后来加固所立?看础石风化程度,似乎与周边地砖略有差异?”何健旺忽然问道。

老匠师一愣,仔细看了看,恍然道:“仙师明鉴!确是后来高祖皇帝初登基时,因殿宇略有沉降,加固时所立!如此说来,其下地基或许并非与整个殿基完全一体?”

“这就对了。”

何健旺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

“既然不能动柱础,那我们就不从它下面硬穿。可以稍微偏移烟道路线,从旁边这根看起来年代更久远的辅柱旁边绕过。

虽然多了一个小弯折,可能会略微影响热量传递,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厚弯折处的保温层,比如多糊几层泥浆混合麦秸来减少热损。同时,将炉膛的进风口稍微扩大一丝,增加抽力,弥补这点弯折带来的阻力。”

他边说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新的路线,解释得清晰明了。

既考虑了建筑安全,又兼顾了实用效果,提出的解决方案简单易行,完全在唐朝工匠的能力范围内。

工匠们听完,茅塞顿开,脸上都露出了敬佩和轻松的笑容:“妙啊!如此改动,既不伤根本,又能成事!仙师果然厉害!”

“只是些取巧的法子罢了,具体施工还需各位仔细。”何健旺谦虚地摆摆手,但眼神中的自信却毋庸置疑。

韦贵妃在一旁看着,眼中赞赏之色更浓。

这位仙师,不仅有神通,懂诗文,处理起这些实际问题来竟也如此踏实可靠,条理清晰。

女儿若真能许配给他,确实是极好的归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方便以后阅读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第158章 指点江山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第158章 指点江山并对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