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作品:平庸的人逆袭了|作者:顺则吉兮凶则悖|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10:13:00|字数:4022字

第二天正月初一,康五哥是早上八点多起来的,奶奶把昨天的剩菜剩饭热了一下,康五哥和奶奶吃完早饭。

“奶奶,这剩菜剩饭就吃这一顿得了,剩下的都倒掉吧,”康五哥说。

这一到过年,每顿饭菜做的多,一顿吃不完,接下来就开始吃剩菜剩饭,倒掉还可惜,吃吧还不好吃了,没办法。

“吃完饭你就走吧,就不要管这些剩菜剩饭了,”奶奶说。

吃完早饭,康五哥帮助奶奶收拾收拾就出发了。

他来到了了屯子后面是县道上,一个等车的人都没有,康五哥想,可能今天没有公交车吧,于是他向着县里的方向走去。

走了一会,康五哥见左右都没有人,就从空间里把货车放了出来,开着车向着县里开去。

到了县城,已经是十一点多了,康五哥找个僻静的地方把货车收入空间里,开始走着回家了。

到了家里,老妈和大姐在看电视,看见康五哥回来了,老妈说:“小五,怎么今天就回来了,我还以为你的初三能回来呢?”

“我奶让我回来的,我三个姑姑天天去看我奶,没事的,”康五哥说,“我爸今天去值班了?”

“是的,晚上也在单位,明天早上才能回来。”老妈说。

初二,康五哥把空间里剩下的烟都给李靖宇和武兴华送了过去,然后他跟父母说,他要出去办事,初三早上,康五哥就去了火车站,买完票后就上了火车。

到了春城,康五哥紧接着买了去蓝岛的火车票,这次卧铺票就不紧张了,康五哥买的是普通硬卧,上了车后,康五哥发现卧铺车厢没有多少人,整个车厢还不到一半人。

康五哥的铺位是下铺,和他同一个铺空的还有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

康五哥发现这趟列车上的乘务人员都是春城的,听口音就是东北的。

对面铺位的那个男人主动和康五哥攀谈起来,原来这个男人在春城工作,年前由于工作太忙,等忙完工作已经是除夕了,就没有回去,所以现在才回老家看望父母。

“年轻人,你去蓝岛做什么?”男人问。

“我去看望亲戚。”康五哥说,“叔叔,蓝岛有什么特产?”

“特产呀,那可多了?”男人说,“最有名气的当属蓝岛啤酒了,还有胶州大白菜、崂山绿茶、马家沟芹菜、灵山岛海参、胶州湾蛤蜊、海青绿茶、黄岛蓝莓、金钩海米等。”

康五哥一听金钩海米,眼睛马上就亮了,这可是好东西呀,冬天炖酸菜时,放上一把金钩海米,那酸菜就特别鲜美了。

“叔叔,金钩海米贵不贵呀?”康五哥问。

“应该不贵吧,我这些年不常在家,也不知道价格了。”男人说,“对了,莱芜和安丘的生姜也是比较出名的。”

康五哥记得余县的生姜好像很贵的,大概在四五块钱一斤,如果这边便宜的话,也可以倒腾一批回去,让刘梅去销售,这样就能用挣来的钱扶养那几个孤儿了。

康五哥坐了两宿一天的火车,终于到了蓝岛。

康五哥出了火车站直接就去了徐家庄。

到了地方,康五哥找到了大哥和二哥,原来他们姓徐,徐家庄以徐姓人居多。

“小老弟,这大过年的怎么来了?”徐大哥问。

“这不是没有货了吗?”康五哥说,“徐大哥,现在有货吗?”

“有,不但有,还很多呢。”徐大哥说,“这不是过年吗,海上没有平时那么紧,所以这时的货比平时多一些,而拉货的人还少,总得等到过了正月十五以后来拉货的人才能多起来的,现在的烟价比年前便宜二十块钱,你能拉多少?”

“一千箱吧,但是得分两次拉。”康五哥说。

“行,那就装车吧。”徐大哥说。

等装完车后,康五哥把这五百箱的烟钱给了徐大哥后说:“晚上十点钟我再来拉五百箱。”

“行,我就在库房等着你。”徐大哥说。

康五哥开着车又去了上次买海鲜的那个小码头,到了地方,他把车上的烟都收入空间里就去了码头。

康五哥发现码头上有很多的船,也没有几个人,他就问了一个人这些船怎么都没有出海呀。

“现在市里面的饭店都还没有营业呢,海鲜市场也没有营业,所以,这些船就没有出海。”那人回答说。

“大哥,咱们这里有金钩海米卖吗?”康五哥问。

“你说是小海米吧,我们庄子有一家专门做这个的,你能买多少?”那个人问康五哥。

“如果质量好的话,我买个一二百斤。”康五哥说。

“那你跟我来吧。”那人说完就在前面领路向着庄子走去。

“大哥,我开车来的,我的车在公路上,咱们开车去你们庄子。”康五哥说。

“行,那就更好了。”那个人说。

路上,康五哥得知这人姓王,叫王大海,他们庄子叫王家庄。

康五哥开着车走了有一公里的路程就到了王家庄,王大海带着康五哥来到一个大院子外,说:“这是我二叔家,他家就是做海米的,走吧,进院看看吧。

这个院子很大,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从屋里出来说:“大海来了,有客人呢。”

“二叔,这个人要买海米,我就带他来你家看看,”王大海说,“我二叔是我们庄子里制作海米的能手。”

“二叔好,”康五哥向老汉问好。

“来吧,都在西面的房子里呢。”老汉说完就带康五哥和王大海进了西面的房子。

康五哥进了屋里,看见靠墙有一排的木头架子,上面用竹筐装满了海米,有三种规格,大、中、小。

康五哥每个品种都用手摸了摸,还很干,一点都不潮,又尝了尝,味道也非常好,一看就是靠晾晒成的,不是用烘干机烘干的。

“二叔,这三种都多少钱一斤?”康五哥问。

“小的是四毛钱一斤,稍微大点的是六毛钱一斤,最大的也叫金钩海米九毛钱一斤。”老汉说。

喜欢平庸的人逆袭了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平庸的人逆袭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庸的人逆袭了》,方便以后阅读平庸的人逆袭了第7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庸的人逆袭了第74章并对平庸的人逆袭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