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思路,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灯!
“分布式整流滤波!叠加调制信号!”钱工程师猛地一拍大腿,“对啊!我们可以用多个整流桥并联分担电流!用大容量的油浸电容器组进行滤波!调制信号…可以用一个低速旋转的换向器或者机械振子来产生!”
方向明确,技术小组再次爆发出巨大的热情。他们开始设计复杂的整流滤波电路,计算电容器的容量和耐压,琢磨如何制造一个能产生特定低频信号的机械装置…
材料不够,就拆东墙补西墙,从缴获的敌军通讯车、损坏的雷达设备里寻找可用的变压器、电容、大功率二极管…
加工精度不够,就靠老师傅的手工打磨和反复调试…
没有合适的散热系统,就用铜板焊接巨大的散热片,甚至计划利用地热水进行循环冷却…
这几乎是在用这个时代最原始的工业手段,去挑战一个接近未来标准的能源接口!
过程中充满了失败和险情。一次电容耐压测试中,一个巨大的油浸电容因为质量不过关而发生爆燃,差点引发火灾。一次在调试大功率整流桥时,因为接线错误导致整个电路短路,烧毁了好几个宝贵的电子管…
但没有人放弃。陈雪几乎住在了工棚里,眼睛熬得通红,手上沾满了焊锡和机油。钱工程师和孙教授也仿佛年轻了十几岁,和年轻人们一起爬高摸底,争论技术细节。
李诺则在车内,通过陈雪实时反馈的测试数据,远程指导他们调整参数,规避风险。他甚至动用了一点宝贵的能量,对送进来检测的关键元器件进行了一次“无损探伤”,排除了几个有内部缺陷的零件,避免了一次可能灾难性的失败。
时间在紧张的攻关中飞速流逝。
七天后。
一个由无数零件拼接而成、看起来有些丑陋和笨重,但结构极其复杂的“特制能源适配转换器”,终于矗立在了工棚中央。它连接着临时从黑风岭引过来的、驱动着一台改造后的大功率交流发电机的蒸汽管道,输出端则引出了粗如儿臂的、包裹着厚厚绝缘层的铜缆,铜缆的尽头,是一个根据李诺最后提供的接口尺寸,用高纯度紫铜精心车削、并镀上了一层薄银的标准化连接插头。
“所有线路检查完毕!”
“绝缘测试通过!”
“冷却系统运行正常!”
“调制信号发生器已就位!”
各项准备工作逐一汇报完成。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陈雪和王团长身上。
王团长深吸一口气,看向陈雪,重重地点了点头。
陈雪走到那个巨大的转换器前,手心里全是汗。她最后看了一眼连接着列车的粗大电缆和那个闪闪发光的银白色插头,然后,对着负责合闸的战士,用力挥下了手臂!
“启动!”
轰…!
改造后的大功率发电机在蒸汽的驱动下,发出了低沉有力的轰鸣!强大的交流电通过粗壮的线缆涌入“适配转换器”内部!
经过多级整流、滤波,以及那个缓慢旋转的机械装置产生的特定低频调制…一股稳定而强大的直流电,在精密仪器的监控下,形成了!
“输出电压395伏!电流…85安培!还在稳步上升!”
“波形稳定!纹波系数极低!”
“调制信号注入成功!”
钱工程师盯着仪表,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形。
“连接!”陈雪再次下令。
两名戴着厚绝缘手套的战士,抬着那个沉重的银白色插头,小心翼翼地,对准了列车车体上一个刚刚自动滑开、从未显露过的、内部闪烁着幽蓝光芒的标准能源接口,用力插了进去!
咔哒!
一声清脆的锁止声响起!
紧接着——
嗡……!!!
一股低沉而充满力量的嗡鸣声,猛地从列车深处传来!不同于之前任何一次启动或运行的声音,这声音更加浑厚,更加稳定,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终于被注入了足够的能量,开始缓缓苏醒!
列车外部,那些原本只是微弱闪烁的指示灯,瞬间变得明亮而稳定!车头下方那块能量吸收矩阵,也亮起了前所未有的、如同呼吸般律动的柔和光辉!
【检测到标准高功率能源输入…接口匹配度92.7%...】
【能源转化效率提升至65%...】
【核心能源水平:15%...16%... 17%... 正在快速恢复!】
【部分受损次要系统开始自检…环境维持系统功率提升…信息处理单元负载增加…】
一连串令人振奋的系统提示在李诺意识中刷屏!
成功了!
庞大的能量,如同决堤的洪水,源源不断地涌入他干涸已久的核心!
车内,柔和的灯光变得更加明亮,空气循环系统加大了功率,甚至连那个一直处于最低功耗状态的显示屏,画面都变得更加清晰流畅!
车外,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这列火车似乎…“活”了过来!那种无形的压迫感和神秘感,变得更加强烈!
王团长看着仪表上那稳定的读数,看着列车明显的变化,猛地一挥拳头,虎目含泪,却咧开嘴大笑起来:“哈哈哈!成了!他娘的!总算搞定了!”
技术小组的成员们互相拥抱,激动地欢呼雀跃!这七天的煎熬和汗水,值了!
陈雪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浑身的力量都被抽空了,几乎要站立不稳。她扶着工棚的柱子,看着那列仿佛重获新生的火车,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无比满足的笑容。
跨时代的技术合作,终于结出了第一颗硕果。
接口问题,总算搞定了!
李诺感受着体内澎湃的能量,知道一个新的阶段,终于开始了。
喜欢开往1949的绿皮火车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开往1949的绿皮火车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