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咔嚓!
极其微弱、仿佛来自铁疙瘩内部的震荡伴随着一声轻微的机括响声同时响起!整个匣子表面,瞬间浮现出一层极其细密、以凸钮为中心旋转扩散的……类似八卦的暗纹!那纹路极其古老、玄奥,带着一股冰冷神秘的意蕴,闪烁了一下,便迅速隐没!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这匪夷所思的一幕。
“这……这盒子……有古怪!”陈云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凝重,“不是机关……像是一种……封印?!”
第三天,重点转移到一户靠近村尾、相对还算完整的四合院——严海山留下的主宅。
气氛与前两日热火朝天的“淘金”截然不同,这里是严海山的“老巢”,也是陈远心底深处的疮疤。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沉重。陈远面色阴郁,几乎不说话,只是沉默地一件件挪开蒙尘的桌椅板凳。
在一间空荡的书房,陈远清理着一面半塌的书架背面。腐朽的木架倒塌后,墙根下露出半个被压得变了形、沾满蛛网的樟木盒子。他麻木地将碎裂的樟木残片拂开,里面散落出一堆发黄发脆的线装账本残卷和几封信札。
陈远随手拿起一封封皮印着大东电报局戳记、地址写着“香港德辅道中昌隆行严”的信。拆开,抽出里面同样是质地脆弱的信纸。
“海山吾弟钧鉴:暌违日久,闻粤中动荡,兄心忧煎。近日与南洋客商谈及一宗秘宝……有清内廷流落《九龙戏珠纹掐丝珐琅转心瓶》一件,成对无盖‘太平有象’铜摆件一座,皆绝品……索价奇昂,然奇货可居,弟素识此道,若有意可亲赴港一晤,兄代为引荐……兄昌平 民国十五年冬”
太平有象?九龙戏珠珐琅瓶?
陈远猛地一激灵!他想起父亲严大海生前曾有一次醉酒,抱着那只他极为珍视的白玉蝉瓶,眼神迷离地反复嘟囔过“要去找真正的大象……真正的龙……”莫非就是这信里所说的东西?他立刻将信纸递给旁边的陈云。
“香港!太平有象!好东西!”陈云扫过信件,眼中精光乍现!这绝对是条大鱼线索!“昌隆行严……是小严叔公的生意?这地址可还在?”
旁边一直安静记录造册的黄东猛地抬起头,眼神极其复杂地看了一眼陈云,嘴唇动了动,声音干涩:“在……德辅道中昌隆行……那是我……曾外祖父的产业……但现在……可能早就没了……”他随即补充,“但我知道,曾外祖父早年生意往来……留下不少老凭证和旧通讯录……就在那个压坏的大樟木盒底下!”
他俯身,小心翼翼地扒开那堆账本残骸和霉烂纸页。果然,在那层层污损的垫纸之下,摸出厚厚一册硬皮覆盖、边缘烫金但已褪色斑驳的羊皮册子——《昌隆行港澳南洋商埠往来秘录》!
这本沾着几缕干涸的墨迹和暗红色不明污渍的厚重名册,仿佛一把尘封的钥匙,瞬间为那封指向“太平有象”的信件,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香港旧事的大门!
太阳西斜,将挖掘队员的身影在废墟上拉得很长。每个人的脸上都刻满了疲惫,却更闪烁着难以言喻的亢奋与探究的光芒。几天下来,清单上密密麻麻记录着:
· “清光绪青花云龙纹金砖”两箱三十六块
· “粤海关同治年制十两小黄鱼”十五枚
· “无名古锁八卦暗纹乌铁方匣”一只(内含诡异八卦纹路)
· “清末粤港澳海商水路密图”一卷(羊皮质)
· “民国港澳南洋商号密录”一册(羊皮封)
· “昌隆行往来密信”若干(指向‘太平有象’及‘九龙瓶’)
· 各类珍稀明清硬木房梁、柱础、家具残件”
· “宋元明清各窑口民用精品碗碟小件”若干
· “各类破损但有价值摆件”若干
夕阳如同熔金,流淌在这片曾经辉煌、如今萧瑟的村落土地上。尘烟在暮色中缓缓沉降,弥漫着木材陈腐的微甜与铁器生锈的腥气。
“收工!”陈云抹了把额头的汗珠与尘土,声音穿透残破的院落。他目光扫过这堆沾满泥泞、却在落日余晖里熠熠生辉的收获,眼神深邃如渊。严大海离奇的死因依旧迷雾重重,但这些被深埋于废墟之下的老物件,却如同被惊动的幽灵,正从历史的尘埃中接连跃出,无声地搅动着愈加汹涌的暗流。
喜欢鉴宝重生,我只懂鉴宝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鉴宝重生,我只懂鉴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