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的气氛凝滞如冰。柳轩那件宋汝窑天青釉盘静静置于丝绒托盘之上,在顶灯柔和的光线下,釉面流淌着一种如同雨后初晴、澄澈明净的天青色。盘身满釉,开片细密如冰裂蝉翼,圈足外撇,底部五个细小的芝麻钉痕清晰可见。那是一种历经千年时光洗礼、沉淀下来的极致内敛与温润之美,是宋代文人雅士心中最完美的“雨过天青云破处”的具象化。
邱展华和宫本藏的鉴定如同铁律,将这件稀世珍宝的价值和地位钉死在了金字塔的顶端。存世不足七十件!京都博物院那件尚有瑕疵!眼前这件,堪称完美!
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陈云身上,带着惋惜、怜悯、幸灾乐祸,以及一丝等待他认输的催促。柳轩嘴角那抹重新凝聚的、带着矜持的得意笑容,如同针尖般刺眼。
陈云沉默着。他并未去看那件汝窑盘,目光低垂,仿佛在凝视着脚下光洁的地板。丹田深处,《秘藏心鉴》的真炁却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深潭,无声地翻涌、激荡!一件件深藏于地下室保险柜中的重器在他脑海中飞速闪过——永乐青花?成化斗彩?康熙珐琅彩?……不!都不够!在宋汝窑这种凝聚了华夏瓷器灵魂巅峰的造物面前,它们的光芒都显得黯淡!
突然!
一道极其微弱、却带着洪荒气息的波动,如同沉睡巨龙的心跳,在他识海深处猛地一颤!
是它!
那件在严家村地下室、被层层油纸包裹、由黄川修复大师以命守护、最终被他从黏土中剥离而出的——博山炉!
刹那间,陈云的眼神骤然锐利如刀!不再有丝毫犹豫!他猛地抬头,目光如同实质的射线,穿透人群,精准地落在陈远身上!无需言语,一个眼神便已足够!
陈远心领神会,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出人群,直奔角落那个看似寻常、实则内藏乾坤的紫檀立柜!他动作迅捷却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郑重,输入密码,打开柜门,从最深处捧出一个尺余见方、通体由阴沉金丝楠木打造、表面布满岁月侵蚀痕迹的古老木盒!
盒子入手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陈远小心翼翼地将其捧回长桌,轻轻放在陈云面前。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木盒吸引!那盒子本身散发的古朴沉郁气息,与柳轩那件清雅的天青釉盘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
陈云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周遭的空气都吸入肺腑。他伸出双手,指尖在触碰到那冰凉木盒的瞬间,体内《秘藏心鉴》的真炁如同受到某种古老意志的召唤,骤然加速流转!他缓缓打开盒盖——
没有预想中的珠光宝气迸射!
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来自远古洪荒的沉雄、苍凉、甚至带着一丝神秘祭祀气息的威压,如同无形的潮水,瞬间弥漫开来!
盒内,一件造型奇古、通体黝黑、却在黝黑中隐隐透出内敛金芒的青铜器物,静静卧在褪色的蓝绒布上!
炉!
一座青铜炉!
炉体呈豆形,束腰,下承三只兽蹄形足,稳如泰山!炉盖才是真正的惊世骇俗!它并非平盖,而是被极其繁复精妙地塑造成了一座层峦叠嶂、峰峦起伏的仙山!山势奇崛险峻,沟壑纵横!其间怪石嶙峋,古木参天!更有无数形态各异、或奔或走、或蹲或踞的珍禽异兽、仙人羽客隐现其中!仙山之上,云气缭绕,仿佛有灵泉流淌,仙鹤翩跹!整座炉盖,就是一幅立体的、充满神话色彩的《山海经》图卷!
更令人窒息的是炉身的装饰!
炉身并非素面,而是以极其细密繁复的错金银工艺,镶嵌出无数细如发丝的金银丝线!这些金银丝线并非随意点缀,而是极其精准地勾勒出《山海经》中记载的各种神兽图腾——饕餮的狰狞、夔龙的威严、应龙的矫健、毕方的烈焰……它们或盘踞山腰,或潜游深海,或翱翔天际,在黝黑的青铜底色上,闪烁着神秘而尊贵的金辉银芒!金银交错,流光溢彩,将整座炉子衬托得如同天帝御苑中的神物!
“博……博山炉?!”赵福来第一个失声惊呼,声音因极度的震惊而劈了叉!他猛地扑到桌前,老花镜后的眼睛瞪得几乎要凸出来,“错金银!西汉!这是……这是西汉错金银博山炉?!我的天!”
“博山炉?!”苏林生、邱展华、谭国华、宫本藏……所有在场的顶级专家,如同被无形的巨锤击中,瞬间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一个个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骇然!
博山炉!汉代贵族熏香礼仪中象征最高等级的礼器!其名源于传说中东海仙山“博山”,是汉代人追求长生、沟通天地的精神寄托!而错金银工艺,更是汉代青铜铸造与装饰技艺的巅峰!眼前这件,不仅器型硕大完整,其炉盖仙山的塑造之精、错金银纹饰之繁复华丽、保存状态之完美,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看那炉盖!看那山势!这雕工……简直是鬼斧神工!”邱展华的声音带着颤抖,他指着炉盖上一条盘绕山体的虬龙,“龙鳞!每一片龙鳞都清晰可见!还有那云气!流动感!这……这已经不是工艺!这是神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