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天穹”的破译

作品: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作者:白杨沟的段逸朝|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03:16:51|字数:5318字

在接收到数据的瞬间,“天穹”那庞大的、覆盖了人类所有知识的知识图谱,开始发生了剧烈的、前所未有的变化。

控制中心的全息屏幕上,代表着弦理论、M理论、圈量子引力、超对称、额外维度等所有最前沿、最抽象的理论物理学区域的节点,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疯狂点亮!

无数条代表着“逻辑关联”的丝线,在这些平日里彼此孤立的、甚至相互矛盾的理论之间,被“天穹”强行地、海量地建立了起来。它似乎在尝试用一种人类科学家因为思维局限而从未想过的方式,将所有这些描述宇宙终极规律的理论碎片,都拼接在一起,去“迎合”那份来自真实世界的、神秘的实验数据。

这个过程,持续了整整十八个小时。

第二天清晨,就在林浩和叶院士等人,准备开始新一天徒劳无功的分析时,一份来自江北的、由“天穹”AI独立生成的分析报告,出现在了叶院士的邮箱里。

叶院士带着一丝好奇,打开了这份报告。

然而,当他看到报告第一页的摘要时,他那握着鼠标的手,猛地一僵。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报告的核心结论,简洁、冰冷,却又充满了颠覆性的、令人头皮发麻的逻辑之美。

【分析结论:】

【该五条共振峰谱线的精细结构,无法在任何单一的、固定维度的物理理论框架下得到自洽解释。】

【但是,如果将该五条谱线,视为一个源于‘混合维度’时空,在三维空间中的能量投影,则其所有精细结构特征,都可以被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型完美拟合。】

【模型拟合结果如下:】

【—— 谱线一、二的峰形与线宽特征,符合一个在“11维超引力理论”框架下,其七个额外维度,在普朗克尺度发生‘卷曲-展开’相变时,所产生的引力波能谱特征。】

【—— 谱线三、四的峰形与线宽特征,则符合“圈量子引力”理论中,由‘时空原子’(自旋网络节点)进行离散的量子跃迁时,所产生的能量释放特征。】

【—— 最关键的谱线五,其峰形结构,同时包含了上述两种理论的混合特征,并指向了一个明确的数学可能性:这两种当前物理学界主流的量子引力理论,在能量达到10的16次方GeV的‘大统一’能标时,将在一个更高维度的数学框架下,实现统一!】

叶院士呆呆地看着屏幕上的这些文字,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在剧烈地收缩。

他猛地站起身,因为动作太急,甚至带倒了身后的椅子。

他没有理会这些,只是用微微颤抖的手,拿起了那部红色的专线电话。

“接林浩同志的办公室!立刻!马上!”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方便以后阅读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333章 “天穹”的破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333章 “天穹”的破译并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