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混沌中的“雕刻刀”

作品: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作者:白杨沟的段逸朝|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03:16:37|字数:5632字

一切准备就绪。

徐涛站在控制台前,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执行按钮。

“‘节拍器’测试,开始!”

控制中心巨大的全息屏幕上,瞬间出现了一片浩瀚的“星空”。每一个微小的光点,都代表着一个突触连接。此刻,这片星空充满了随机闪烁的微光,明暗不定, chaotic and unpredictable,这正是网络内部“混沌神经元”自发活动的体现。

接着,一道微弱但稳定的、频率为10赫兹的脉冲信号,被注入到网络的“左下角”区域。

起初,这道信号就像投入大海的一颗石子,除了在注入点附近激起一小片涟漪外,很快就被整个网络浩瀚的混沌背景所淹没。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一分钟,两分钟……

屏幕上的“星空”,依旧是一片随机闪烁的混沌。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索菲亚的手心,甚至渗出了一丝细汗。

但是,在场的理论家们,无论是高翔还是丰院士,表情都异常专注。他们知道,真正的变化,正在这片看似混沌的表象之下,以一种极其缓慢、但却不可逆转的方式,悄然发生着。

终于,在测试进行到第五分钟的时候,一个眼尖的博士生,突然指着屏幕的某个区域,发出一声低呼。

“看!那里!”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众人看到,在那片随机闪烁的“星空”中,从信号注入的“左下角”开始,一条由数十个、数百个比周围更明亮的“光点”组成的、极其微弱的“光路”,正在艰难地、一点点地浮现出来!

它就像黑夜中,一条由萤火虫组成的、蜿蜒曲折的小径。

随着“节拍器”信号的持续输入,这条“光路”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亮!更多的神经元被激活,更多的突触连接被强化,这条“记忆”的通路,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雕刻”在混沌的背景之上!

十分钟后,那条微弱的“小径”,已经变成了一条清晰、明亮的“光带”,在浩瀚的星空中熠熠生辉,稳定地传递着那个10赫兹的节律信号!

网络,在混沌的背景上,成功地“雕刻”并“记忆”住了这个节律!

“停止输入信号!”丰院士果断地命令道。

徐涛立刻切断了外部的“节拍器”信号。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在外部刺激消失后,那条被强化了的“光带”,并没有立刻熄灭!它依旧在明亮地闪烁着,网络依靠着已经形成的“记忆”结构,在没有任何外部输入的情况下,自发地、按照那个被强化的通路,继续“回响”出那个熟悉的、10赫兹的节律!

这个“回响”持续了十几秒后,才在内部噪声的干扰下,慢慢地衰减、消失,整个网络又恢复到了最初的混沌状态。

实验,完美成功!

控制中心里,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热烈掌声!

他们做到了!他们第一次,让一个完全由代码构成的、充满了混沌与随机性的网络,像生物大脑一样,学会了记忆!

这是人工智能领域,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方便以后阅读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313章 混沌中的“雕刻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313章 混沌中的“雕刻刀”并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