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一个“半年”的约定

作品: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作者:白杨沟的段逸朝|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03:16:37|字数:4936字

“而你的‘量子玻璃’,”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我也不指望你们能在半年内就把它造出来。但你至少要在理论上,拿出一套完整的、可以被数学和物理学界初步公认的‘降维’可行性方案。你要向我们证明,你那个‘拓扑结构雕刻’的构想,不仅仅是一个天才的幻想,而是一条真正有可能走通的路径。”

这两个目标,清晰、具体,且难度极高。

它不再是模糊的“取得进展”,而是要求两大项目,都必须在半年内,拿出能够证明自身价值的、阶段性的“硬成果”。

“如果……”在林浩还在消化这份沉甸甸的“约定”时,孟院士又用一种玩笑的口吻,补充了一句,“如果半年后,你们交不出一份让我满意的答卷,那到时候,我可就得亲自带队,让王总师去你们江北,把那台新机器连同利息一起‘搬’回来了!别怪我这老头子不讲情面。”

这个“半年之约”,既是来自前辈科学家的、超出想象的巨大支持,也是一份沉甸甸的、不容有失的军令状。

它将两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理论探索项目,都赋予了一个明确的、必须为之全力冲刺的中期目标。

林浩站起身,对着孟院士,深深地鞠了一躬。

“谢谢您,孟院士。我代表‘新地平线’,代表两个项目组的所有人,接下这个约定。半年之后,我们一定给您一份满意的答卷。”

他的声音不高,却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一场迫在眉睫的算力危机,就这样,以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方式,得到了最完美的解决。

林浩不仅获得了来自国家超算中心百分之三十的即时算力支援,更争取到了长达半年的、对一台全新“神威之心-超导版”的完全使用权。

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和那个更加沉甸甸的“半年之约”,林浩心满意足地,踏上了返回江北的旅程。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方便以后阅读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312章 一个“半年”的约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312章 一个“半年”的约定并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