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快步走到白板前,拿起笔,飞快地画出了一张新的技术路线图。
“我明白了,老师!迭代优化!”他的声音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我们不需要一步就做出完美的‘2.0算法’!”
“我们可以先集中所有人力,用最快的速度,编写一个‘简化版’的、功能不全的‘1.0版本’算法!这个版本,可以不支持那么复杂的路径规划,可以不支持那么高的打印层数,甚至可以牺牲一部分精度。它的目标只有一个——能用!能让我们造出第一批‘能用’的芯片!”
他看着林浩和高翔,语速极快地说道:“利用这个‘残血版’的1.0算法,我们先用‘创世’,制造出一批性能可能只有最终目标20%的‘初代超导芯片’!”
“然后,”他的眼中闪烁着鬼才般的光芒,“我们不等‘铸心计划’的全面升级了!我们直接用这批新鲜出炉的‘初代芯片’,临时搭建一个独立的小型‘加速计算集群’!它的算力可能不强,但它专门用来做一件事——开发完美的‘2.0版本’算法!”
“最后,等‘2.0算法’开发完成,我们再用它,去制造最完美的芯片,去完成整个‘铸心计划’!”
徐涛的方案,让整个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这是一个天才般的构想!
用“大脑”指挥“双手”,先勉强造出一双“简陋的手”,再用这双“简陋的手”,去反过来升级“大脑”,最终打造出一双“完美的手”。
这个巧妙的“自举”和“迭代”方案,以一种近乎艺术的方式,完美地打破了那个看似无解的“鸡生蛋,蛋生鸡”的悖论!
“漂亮!”孟院士激动地一拍桌子,由衷地赞叹道,“这个思路,太漂亮了!”
“理论上完全可行!”高翔也迅速在脑中完成了评估,“用一个次优解,去逼近最优解,这在计算科学中是完全成立的!”
林浩看着因为兴奋而满脸通红的徐涛,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知道,又一道雄关,被他们踏平了。
“好!”他当机立断,立刻下达了新的指令,“徐涛,吴越老师,软件组全体成员听令!你们的任务,是在两周之内,拿出‘1.0版本’的算法!需要任何资源,随时开口!”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徐涛和吴越老师齐声应道,眼中充满了熊熊的斗志。
一场围绕着算法和算力的全新攻坚战,在这一刻,再次打响。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