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镜头下,“创世”机器内部的粉末源和能量场参数,发生了变化。打印过程再次开始。
四十分钟后,一个闪烁着暗金色光泽的、结构如同“鹦鹉螺”艺术品的螺旋桨,被打印完成。
“非晶合金,其内部的原子排列是无序的,这使得它具备了远超晶体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林浩平静地解说道,“但它的形成条件,极其苛刻,需要极高的冷却速度,来‘冻结’住原子的无序状态。传统的激光熔化工艺,由于热量难以快速散去,根本无法制造出大尺寸的块状非晶合金。”
“而我们的技术,是在原子层面进行‘生长’,不涉及宏观的熔化与凝固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轻易地突破这个限制。”
他的话,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大卫·陈的心上,精准地指出了“灯塔计划”的技术死穴。
第二个展示,宣告了对方正在“攻关”的难题,对他们而言,早已是成熟的、可以规模化量产的技术。
如果说前两个展示,还只是技术层面的碾压,那么林浩接下来的第三个指令,则让这场展示,彻底升格为一次“神迹”的表演。
“启动三号打印任务。目标:‘冰河一号’高温超导块材。”
这一次,连孟元年士和王总师,都露出了激动的神情。
直播中,当那个闪烁着特殊陶瓷光泽的方块被打印出来,并被送入低温测试台时,全世界所有正在观看直播的物理学家,都屏住了呼吸。
测试开始,温度下降。
当温度计的读数,精准地穿过“-10.1℃”时,屏幕上,那条代表电阻的曲线,瞬间归零!
现场的测试人员,将那块进入超导态的方块,放在了一块永磁体的上方。
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它,安静地、稳稳地,悬浮了起来!
这一刻,所有的质疑,所有的污蔑,所有的喧嚣,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此滑稽可笑。
这场直播,没有一句攻击,没有一句辩解,却胜过了千言万语。它用无可辩驳的、连续的三个事实,向全世界清晰地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原子级制造”。
……
直播结束后,全球科技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推特上,那个曾经疯狂吹捧大卫·陈的“Tech-Prophet”,只更新了一句话:“我收回我之前所有的言论。我们看到的不是灯塔,是太阳。”
弗吉尼亚,兰利。
大卫·陈独自一人,坐在黑暗的办公室里。他面前的屏幕上,正在反复播放着那个超导方块,安静悬浮的画面。
他的脸色,惨白如纸。
他精心策划的一切,从舆论引导,到逼迫对手,再到自己的“豪赌”,在这绝对的、碾压式的技术实力面前,都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笑话。
这场围绕着制造业未来的战争,在技术层面上,又一次输得一败涂地。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