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回复意见

作品: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作者:白杨沟的段逸朝|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03:16:16|字数:4812字

伦敦,《Nature》期刊编辑部。

首席编辑大卫·米勒博士的办公室里气氛凝重。

他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四份刚刚打印出来的审稿报告。

全部都来自于那篇名为《高温超导的尽头:一个被修正的宇宙》的石破天惊之作。

三份,是热情洋溢的赞歌。

“……奇迹!这是真正的奇迹!我建议直接接收!”——奥瑞夫教授。

“……教科书级的作品!我们正在见证历史!强烈建议,作为封面文章刊发!”——凯文·张博士。

“……这,不仅仅是一篇论文。这是一个全新领域的教科书。”——安德森教授。

而第四份,则是一封,长达二十页的、充满了恶毒与诋毁的“檄文”。

“……毫无任何科学价值,纯属哗众取宠的臆想……强烈建议,立刻拒绝这篇堪称‘科学垃圾’的稿件!”——艾伦·卡普兰教授。

米勒博士,从业二十多年从未见过如此旗帜鲜明、又如此两极分化的审稿意见。

三位,世界最顶级的学者,将其捧上了神坛。

而另一位,该领域的“王”,则将其贬入了地狱。

换做任何一篇其他的稿件,面对这种情况最稳妥的处理方式,就是再寻找第五位仲裁审稿人。

但是,米勒博士知道。

对于眼前这篇,可能会改变人类历史的论文而言。任何的拖延,都是一种犯罪。

他展现出了作为世界顶级期刊首席编辑的、最专业的素养和担当。

他没有草率地,做出任何决定。

亲自打开了邮件系统。

将四份,匿去了审稿人姓名的意见,原封不动地打包。

然后以一种最官方、也最中立的口吻给论文的通讯作者——陈默,发送了一封邮件。

邮件的标题,是——“关于您的稿件NATURE-20XX-XXXX的审稿意见”。

……

江北,“新地平线”公司,理论计算与模拟中心。

一场,关于新理论后续研究方向的组会正在进行。

陈默、林浩、高翔、徐涛、苏晓月、秦峰、韩立阳、张念、李沐珂,七位核心成员,正围坐在会议桌旁。

就在这时,陈默的笔记本电脑发出了一声清脆的邮件提示音。

“哦?来了。”

陈默看了一眼发件人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没有避讳任何人,直接将那封,来自《Nature》的邮件投影到了会议室的大屏幕上。

“老师,审稿意见回来了?”李沐珂,有些紧张地问道。

“嗯。”

陈默点开了附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份充满了溢美之词的“Strongly Remend Acceptance(强烈建议接收)”。

“哇哦!”徐涛,第一个欢呼了起来,“安德森老爷子,都亲自下场了!这,还能有悬念?”

“别急。”

陈默,缓缓地向下滑动鼠标。

然后那份长达二十页的、充满了恶毒词汇的、来自“审稿人D”的“Strongly Remend Rejection(强烈建议拒稿)”,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缺乏最基本的物理学常识?”

“……多达十七处致命的逻辑错误?”

“……严重怀疑,存在‘学术不端’和‘数据伪造’?!”

“……科学垃圾?!”

徐涛看着那些堪称“人身攻击”的、恶毒的词汇,整个人都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我靠!这孙子是谁啊?!”他的脸都气红了,“他懂不懂物理啊?!这他妈是瞎了吗?!”

高翔和张念,这两位理论派也气得脸色铁青。

这已经不是学术讨论了。

这是对他们过去几个月里所有心血和智慧的、最恶毒的……侮辱!

一向冷静的林浩眉头都紧紧地,锁了起来。

整个会议室,都充满了一种被公然挑衅和侮辱后的、愤怒的火焰。

然而就在这片愤怒的火焰中。

陈默却异常地平静。

他看着那份,充满了挣扎和恐惧的“檄文”,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淡淡的、近乎“怜悯”的笑容。

“都别生气。”

他看着眼前这群,已经被气得义愤填膺的弟子们缓缓地说道。

“一篇伟大的作品,在诞生之初总是会伴随着旧世界的疯狂反扑。这很正常。”

“而且,”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了一丝狡黠的光,“你们跟着我也发了不少文章了。回复审稿意见,也都做过不少。但是,有一种最顶级的、也是最简单粗暴的回复方式,我还一直没教过你们。”

“今天,”他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转了过来,十指放在了键盘上,“就正好让你们都学一下。”

说着,他直接点下了,“回复邮件”的按钮。

在场的所有学生,都屏住了呼吸将目光聚焦在了大屏幕上。

他们都以为自己的老师将会像一个,最高明的律师一样对那所谓的“十七处逻辑错误”,进行一次逻辑严密、证据确凿的、教科书般的……逐条反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方便以后阅读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249章 回复意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249章 回复意见并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