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执笔

作品: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作者:白杨沟的段逸朝|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03:16:15|字数:5430字

“那就是要让全世界,任何一个有点物理学基础的人,都能看懂。看懂我们的理论为什么是对的。以及卡普兰的理论为什么是错的。”

“这不仅仅是一篇学术论文。”

“这更是一份,我们递交给全世界的……‘判决书’。”

“是,老师!”

李沐珂,重重地点了点头。

她将自己,完全地锁在了办公室里。

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文字炼金”。

她展现出了与她年龄,完全不相符的、恐怖的逻辑梳理和文本组织能力。

没有像常规论文一样,平铺直叙地,先讲理论,再讲实验。

以一种高明的方式,将整个故事,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Introduction)。没有直接提出自己的新理论,而是以一个“挑战者”的姿态,尖锐地,指出了现有的“卡普兰-陈”模型(特意将陈默的名字,也放在了里面,以示历史渊源),在解释“赝能隙”和“奇异金属”等,一系列关键实验现象时,所存在的、根本性的、无法弥合的……“逻辑悖论”。

用最严谨的论述,先在旧世界的“王座”上,凿开了第一道裂缝。

第二部分,理论框架(Theoretical Framework)。在成功地引起了所有读者的“怀疑”之后,她,才不紧不慢地,将陈默那个充满了颠覆性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模型和盘托出。并且用一种近乎“教科书”般的、清晰的逻辑,一步一步地推导出,这个新理论是如何,完美地解决了引言中提出的所有“悖论”的。

这一部分高翔和张念几乎是逐字逐句地,对每一个公式,都进行了最严格的校验。

第三部分,实验验证(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这是整篇论文的……“王炸”。

李沐珂,没有堆砌所有的数据。

只放了三张图。

第一张图,是由徐涛用“数字孪生系统”,渲染出的、那张,理论与现实,完美重合的“三维相图”。

第二张图,是由林浩亲自把关的、那条,在零下10.1摄氏度,断崖式归零的“电阻-温度”曲线。

第三张图,则是由“创世”,打印出的那块,“原子级完美”的“冰河一号”单晶样品,那张五彩斑斓的、不存在任何晶界的……EBSD照片。

三张图,三种分别来自于“理论”、“实验”、和“制造”的、无可辩驳的证据。

共同,构成了一个完美的、任何人都无法质疑的……逻辑闭环。

……

两周后。

当这篇,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每一张图都堪称艺术品的论文初稿,摆在陈默的面前时。

即便是,一向挑剔的他,都忍不住点了点头。

“……可以了。”

他拿起笔,在论文的首页,郑重地,写下了,那个他早已,想好的标题。

《高温超导的尽头:一个被修正的宇宙》

然后他,对李沐珂,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投稿吧。”

“投给《Nature》。”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方便以后阅读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247章 执笔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247章 执笔并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