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的舆论风暴,以一种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席卷,又迅速平息。
在“泰坦动力”的商业帝国,于内外部的多重重压之下,摇摇欲坠之时,事件的另一方,却选择了深藏功与名。
“新地平线”,这个名字,从未出现在任何公开的报道之中,如同潜于深海的利剑,一击之后,便悄然隐去。
……
一周后,京州,西山。
一处,地图上没有任何标识的、安保级别最高的内部会议中心。
陈默和林浩,在一-名身穿军装的年轻干事的带领下,走进了一间,朴素得,有些不像话的小型会议室。
会议室里,没有巨大的电子屏幕,也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一张,铺着白色桌布的椭圆形会议桌,和几把最常见的木质扶手椅。
桌上,已经坐了三个人。
居中而坐的,是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瘦、但眼神却异常明亮的老者。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中山装,身上,带着一种,久居高位者,所特有的、不怒自威的气场。
他的左右手边,分别坐着陆光达总工程师,和王振国院士。
看到陈默和林浩进来,陆总工和王院士,都对他们,露出了一个鼓励的、欣慰的笑容。
“首长,人到了。”干事,立正报告。
被称作“首长”的老者,缓缓抬起头。
他的目光,先是在陈默的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落在了林浩那张,年轻而又平静的脸上。
“你们,就是‘新地平线’的陈默同志,和林浩同志吧?”老者的声音,很温和,带着一丝淡淡的、让人感到亲切的口音。
“首长好!”
“首长好!”
陈默和林浩,连忙上前,微微躬身问好。
“坐吧,不要拘束。”老者指了指,他对面的两个空位,“今天,请你们过来,没有别的事情。主要,就是想当面,跟你们,说一声,谢谢。”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了几分。
“这次的事情,性质,非常恶劣。敌人,把手,伸到了我们的内部,伸到了我们最核心的项目里。是你们,用你们的警觉和智慧,为国家,避免了一次,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陈默沉声回答。
“嗯。”老者点点头,然后,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说道:“其实,对于宋建国这个人,有关部门,早就有所怀疑。他的一些海外账户,和他的一些不正常的社会联系,我们,一直在盯着。但是,你们也知道,他这个人的地位比较特殊,在没有确凿的、一锤定音的证据之前,我们,不好轻易动手。”
老者的话,让林浩和陈默,都是心中一凛。他们这才明白,那雷霆万钧的行动背后,是早已布下的天罗地网,而他们只是送去了那个最终收网的“信号”。
“你们的证据,来得非常及时,也非常关键。”老者继续说道,“经过中央的批准,决定,授予‘新地平线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科技安全特别贡献’集体荣誉。”
“另外,”他的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了一旁的林浩,“对于在这次事件中,那位,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年轻同志,我们,已经通过内部渠道,对他,进行了通报嘉奖。希望你们回去之后,继续鼓励他,再接再厉。”
老者,没有提具体的功劳等级,但这份,来自最高层级的内部肯定,其分量,远比任何外在的荣誉,都更为沉重。
“我代表团队,代表那位同志,谢谢首长的肯定。”林浩站起身,郑重地,向老者,再次鞠了一躬。
“好,好孩子。”老者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了欣赏,“都坐下,坐下。”
他将那份文件,放到一边,然后,换上了一种,更像是聊家常的语气。
“这次的事情,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陆总工,王院士,我们的保密工作,还有漏洞。我们的科研环境,还不够纯粹。”
“是,我们一定深刻反思,加强整改。”陆总工和王院士,连忙应是。
“嗯。”老者点点头,然后,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林浩。
“林浩同志,我们说回技术。我听说,你们A计划‘创世’,目前,遇到了两个大难题?”
“是的,首长。”林浩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如实回答,“第一个难题,是算力。我们想在理论上,完美模拟出五十公斤级样品的打印过程,并精准地,预测出所有的工艺参数,‘天河之心’的算力,还远远不够。”
“第二个难题,也是更关键的难题,”林浩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在于工程实现。我们之前,虽然成功打印出了一毫米直径的样品,但那是在实验室环境下。想要,将打印尺寸,放大到半米以上,我们需要,功率更大、控制更精准的声场,和能量密度更高、响应速度更快的激光阵列。而这两项技术,目前,都超出了钱院士和雷鸣总工他们,现有的技术极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