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打印万物

作品: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作者:白杨沟的段逸朝|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03:15:54|字数:8074字

“最终,将所有的能量,都聚焦在,粉末床中的……一个微米级的点上!”

“在这个点上,”他的声音,开始带上了一丝难以抑制的激情,“能量的密度,会高到,足以在皮秒级的时间内,将周围的几颗金属粉末,瞬间熔化,并实现完全的冶金结合!”

“而仅仅在一微米之外,温度,却几乎还是室温!”

“我们,不再需要‘冷却’了。因为除了那个被我们‘创造’出来的能量焦点,其他所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被加热!”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林浩描绘的这幅,充满了科幻色彩的、匪夷所思的画面,彻底惊呆了。

这不是震惊,而是一种,自己的知识体系,被一种另外的思想,强行击穿后,所带来的、短暂的失语。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高翔。

他快步走到白板前,死死地盯着林浩画出的那张草图,他的大脑,在以超频的速度,飞速运转。

“用相控阵声波……在三维空间内,构造一个可移动的、瞬态的能量焦点……”他喃喃自语,眼神,越来越亮,“这……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就像相控阵雷达,可以控制电磁波的波束方向一样!我们,也可以控制声波的能量焦点!”

秦峰,也紧接着补充道:“如果,真的能实现微米级的能量聚焦。那么,这个焦点周围的温度梯度,将会达到一个天文数字!冷却速率,甚至,会比甩带法,还要高出好几个数量级!形成非晶,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是……必然的!”

徐涛,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这个构想的、更可怕的潜力。

“我靠!浩子!”他激动得,一拍大腿,“我明白了!这……这已经不是3D打印了!你这是在‘打印万物’啊!”

“我们不再是用激光去‘雕刻’一个已有的材料。我们是,在冰冷的粉末床中,用聚焦的能量场,像上帝一样,逐点、逐层地,去‘创造’我们想要的组织结构!我们甚至,可以在同一个零件的不同位置,去‘打印’出不同的微观组织!比如,在零件的表面,打印出耐磨的晶体层,而在芯部,打印出高韧性的非晶层!”

这个推论一出,连陈默教授的眼中,都闪过了一丝真正的、巨大的震撼!

这个构想,它所解决的,已经不仅仅是“大尺寸非晶制备”这一个难题了。

它解决的,是困扰了材料科学界上百年的、那个关于“组织结构与性能”的、终极的矛盾!

它,将赋予人类,一种前所未有的、在原子尺度上,去“设计”和“制造”材料的……创世般的能力!

“但是,”一直沉默的苏晓月,提出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林浩,这个构想,很伟大。但是,要实现它,我们需要的东西——微米级的相控阵-学换能器阵列,以及能够驱动它的、皮秒级响应的控制系统……这些东西我们能找到吗?”

这个问题,像一盆冷水,让刚刚还热血沸腾的众人,稍稍冷静了下来。

是啊,构想再伟大,如果硬件跟不上,那也只是空中楼阁。

会议室里,刚刚才燃起的希望之火,似乎,又摇曳了起来。

就在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陈默教授,缓缓地,站起了身。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了自己的座位旁,拿起了那个,一直放在手边的、内部加密的红色电话。

他看了一眼会议室墙上,那个代表着最高保密等级的红色信号灯,确认已经开启后,才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只响了一声,就被接通了。

“喂,首长,是我,陈默。”陈默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是的,我们这边,刚刚有了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想法……”

他没有避讳在场的学生们,而是用最简洁、最精准的语言,将林浩刚才那个“打印万物”的疯狂构想,完整地,复述了一遍。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达半分钟的沉默。

会议室里的所有年轻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听着电话里的动静。他们不知道,这个在他们听来都如同天方夜谭的想法,将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回复。

许久,电话那头,才传来那位将军,同样沉稳,却又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和震撼的声音。

“……陈默,你确定,你们,有把握实现这个构想?”

陈默看了一眼身旁,那个眼神坚定的、自己最得意的弟子。

他缓缓地,吐出了两个字。

“确定。”

“好!”电话那头的将军,当机立断,“你们需要的所有支持,我来解决!给我十分钟!”

电话,挂断了。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看着陈默,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最后的判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这十分钟,对于林浩他们来说,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叮——”

陈默面前那台连接着内部网络的、加密电脑上,传来了一声清脆的、邮件抵达的提示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方便以后阅读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190章 打印万物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190章 打印万物并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