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州返回江北大学的专机上,气氛与来时,已截然不同。
来的时候,众人的心中,还带着一丝对未知的忐忑和好奇。
而回去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被赋予了神圣使命后的、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一种即将奔赴战场的、昂扬的斗志。
那间“1号会议室”里,各位总师抛出的一个个“卡脖子”难题,那块布满了裂纹的涡轮盘残骸,以及最后那份不容置疑的“军令状”,像一幕幕画面,在林浩的脑海中,反复回放。
从那场会议结束的时刻起,他们这个小小的团队,就已经和这个国家最核心的工业命脉,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他们,再也没有退路。
……
回到江北大学的当晚,陈默没有让任何人休息。
801会议室,灯火通明。
一场决定团队未来一年作战方针的内部动员会,连夜召开。
“好了,都打起精神来。”陈默教授站在巨大的白板前,他的语气,已经不再仅仅是导师,更像是一位即将排兵布阵的战地指挥官,“京州的会议,大家也都看到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块硬仗,一场攻坚战。我们只有一年时间。”
他拿起笔,在白板的中央,重重地,写下了这次大会战的最终考核目标:
航空发动机涡轮盘(Φ > 1m)
“这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也是科工局对我们下的‘死命令’,必须完成。”
紧接着,他又在主攻方向的两侧,分别写下了另外两个目标:
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超低温性能验证)
深潜器球舱(高强度与耐腐蚀验证)
“这两个,是我们的‘次攻方向’。虽然考核指标,只是提供小尺寸的验证样品,但其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我们必须双线并进,协同攻关。”
陈默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面孔,声音变得异常清晰和有力。
“要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组织上的、一场高效的协同作战。从今天起,我们的团队,将重组为三个战斗小组,各司其职,又必须紧密配合。”
他开始在白板上,画出整个团队的作战部署图。
“第一战斗小组:工程验证组。”
他的目光,落在了林浩和韩立阳的身上。
“由林浩,韩立阳负责。另外,我会向学校申请,抽调机械学院和材料学院,最有经验的几位青年教师和十几名优秀的硕博生,组成一支‘攻关突击队’,全部由你指挥。”
“你们的任务,”陈默的语气,变得无比严肃,“就是‘冲在第一线’。负责所有方向的样品制备、加工和初步的性能验证。你们,将是我们的‘尖刀’!”
他看向林浩:“林浩,从明天起,你和韩立阳,就要做好当‘空中飞人’的准备。你们要带着我们优化后的合金配方和工艺参数,奔赴全国各大国防重点实验室。那里,有我们最需要的、最先进的设备。你们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些设备,并利用它们,为我们,生产出合格的‘弹药’!”
“是!保证完成任务!”林浩站起身,立正回答,声音洪亮。
“在技术路线上,”陈默继续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对哈特曼的轻蔑,“我们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束手束脚。有了那份‘内部通行证’,我们直接选择,目前世界上被证明的、最高效、最成熟的工业化路线!”
他在白板上,重重地写下了一行字:
技术路线:真空感应熔炼 → 雾化制粉 → 热等静压 → 精密加工
“哈特曼的‘专利地雷阵’,现在,就是我们脚下最平坦的康庄大道。他帮我们趟过的所有雷,现在,都成了我们的路标!”
这句话,引得房间里一阵会意的低笑,紧张的气氛,稍稍缓和。
“第二战斗小组:理论与数据保障组。”
陈默的目光,转向了高翔和秦峰。
“由高翔,秦峰负责。”
“你们的任务,就是‘坐镇后方’。为前方的工程验证组,提供最坚实、最可靠的理论预测和数据支持。你们,是我们的‘大脑’和‘参谋部’!”
“从今天起,你们将坐镇江北大学的802和803新实验室。我会协调学校,为你们配备最顶级的计算资源,并打通与国家超算中心的专线连接。你们的核心任务,就是升级和维护那套‘数字孪生’系统,建立一个能够模拟‘熔炼-制粉-压制-加工-服役’全流程的、庞大的物理模型。”
“我要求,”陈默看着高翔,语气不容置疑,“林浩在前线,遇到的任何一个工艺难题,你必须在十二小时之内,通过你的模型,给出理论上的最优解!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高翔也站起身,推了推眼镜,眼神中,充满了技术人员面对终极挑战时的兴奋。
陈默的目光,落在了苏晓月的身上。
“晓月,你的任务,最特别,也同样至关重要。经过和王院士的沟通,专项办公室,已经正式任命你为我们项目的‘国际技术情报特聘分析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