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两个项目的标题:
一:“极端使役环境下,非晶态金属自修复行为的原位多尺度实验研究与验证平台搭建”
二:“基于数据驱动与物理模型的非晶合金自修复机理、动力学模拟与成分逆向设计”
“回国之后,国家会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会有级别更高的项目,上亿上百亿都有可能,会有无数的航天、航空、国防领域的顶尖科研院所,来主动寻求和我们合作。我们,将不再缺少经费,不再缺少设备。我们缺的,只是时间。”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目光,逐一扫过眼前这些年轻的面庞。
“所以,接下来,就是你们每个人的选择了。”
他的语气,变得像一个真正为学生前途着想的、慈父般的师长。
“你们,都是这个事业的开创者。你们未来的道路,一片光明。高翔,你博士后出站,如果留在学校,直接评上副教授,没有任何问题。”
“林浩,”他看向林浩,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许。
“你毕业前这次会议展示的成果应该已经在Science发表了,说不定能登上封面期刊,毕业后,可能连博士后都不需要做,学校会用尽一切办法,把你留下来,直接给你副教授的编制。”
“当老师,留在学校搞科研,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陈默坦诚地说道,“你们可以继续探索自己最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你们可以背靠学校和国家这棵大树,去尝试做一些更‘出格’的事情。”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心头一震的词。
“比如,成立一家我们自己的公司。”
“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另一条路。”陈默话锋一转,“凭借你们现在的资历,国内任何一家顶尖的科研院所、高校、上市公司都会为你们敞开大门,提供你们无法拒绝的高薪和待遇。去那里,你们也能接触到最尖端的国之重器项目。但缺点,就是没那么‘自由’了。”
象牙塔,还是星辰大海?
自由的探索者,还是国之重器的铸造者?
陈默将这两条截然不同,却又同样光辉灿烂的道路,清晰地,摆在了每个人的面前。
房间里,陷入了沉思。
许久,高翔第一个开口,他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憨厚而坚定:“陈老师,我想留在学校。我喜欢做研究。至于公司,如果团队需要,我愿意尽我所能。”
徐涛则嘿嘿一笑:“当老师太束缚了,去院所又没劲。陈老师,我就跟着浩子混了,他干啥我干啥。他要是开公司,我就去做CTO!”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落在了林浩的身上。
他是这个团队的“大师兄”,是事实上的二号人物。他的选择,至关重要。
林浩没有立刻回答。他看了一眼身旁的苏晓月,苏晓月对着他,露出了一个鼓励的、充满信任的微笑。
他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
“老师,各位。”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去院所,造国之重器,很伟大。留在学校,当教授,传道授业,同样很伟大。”
“但我想,我们这一代人,或许,可以更贪心一点。”
他笑了笑,眼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如同火焰般明亮的光芒。
“我们为什么,不能两条路,都走呢?”
“留在学校,是为了保持我们思想的自由,和对科学最前沿的探索。这是我们的‘根’。”
“而去成立公司,是为了将我们的技术,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是为了不让哈特曼那样的人,有机会上演这种可笑的独角戏。更是为了让我们亲手创造的成果,能够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去服务于这个国家,和这个世界。这是我们‘根’上,结出的‘果实’。”
“所以,我的选择是,”林浩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终,落在了陈默的脸上,一字一顿地,说出了他深思熟虑后的答案。
“我选择,留在学校,和您,和高翔师兄他们一起,继续做科研。”
“同时,我也请求,由我来牵头,去筹备,我们自己的那家公司!”
“根要扎得深,果实,也要结得大!”
这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无与伦比的胆魄和宏大的格局!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林浩这番“我全都要”的豪言壮语,所深深震撼!
徐涛激动得一拍大腿,大声叫好:“浩子,说得好!这他妈才叫格局!”
苏晓月的眼中,更是异彩连连。这,才是她所认识的那个,总能在没有路的地方,自己走出一条路来的林浩!
陈默看着眼前这个,已经彻底成长起来的、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充满了欣慰和骄傲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
他缓缓地,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
“就这么定了。”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