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时间,凌晨四点。
套房内的灯光依旧明亮,但那股高度紧绷的作战氛围,已经悄然散去。
经过数个小时不眠不休的奋战,那个被团队内部戏称为“狩猎计划”的“反杀剧本”,终于被打磨完成。每一页PPT的“破绽”,每一个Q&A环节的“陷阱”,以及与之对应的、由徐涛亲手打造的“上帝之锤”证据系统,都已天衣无缝地衔接在一起。
可以说,一张为哈特曼和赵立新量身定做的、由科学与智慧编织而成的大网,已经悄然张开。
“好了,都去休息吧。”陈默教授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下达了最后的指令,“尤其是你,林浩,还有你,高翔。明天你们是主角,必须保证最好的精神状态。”
“是,老师。”众人应道,脸上虽然带着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一种大战在即的、难以抑制的兴奋。
高翔和徐涛各自回房,陈默教授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喧闹的作战室,终于安静了下来。
林浩却毫无睡意。
肾上腺素依旧在他的血管里奔流,他的大脑像一潭被投入巨石的湖水,表面看似平静,深处却翻涌着无数的思绪。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那片由无数灯火汇聚而成的、正在沉睡的城市星海,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激荡。
他需要一点新鲜的、冰冷的空气,来让自己彻底冷静下来。
他拿起房卡,悄悄地走出了套房,乘坐电梯,一直向着顶楼升去。
酒店的顶楼,是一个露天的观景天台。凌晨四点的波士顿,空气清冽而湿润,带着大西洋独有的、淡淡的咸腥味。林浩走到天台边缘,冰冷的夜风吹拂着他的脸颊,让他那因通宵工作而有些发热的大脑,瞬间清醒了许多。
夜空如洗,深邃的墨蓝色天幕上,缀满了钻石般璀璨的繁星。脚下,是延绵不绝的城市灯火,它们在沉睡的都市里,勾勒出街道与建筑的轮廓,宛如一张沉静而又恢弘的地图。
就在林浩迎着夜风,静静地俯瞰着这座城市时,一个轻柔的脚步声,在他身后响起。
他没有回头,因为他知道是谁。
一件带着体温和淡淡馨香的羊绒外套,轻轻地披在了他的肩上。
“夜里风大,别着凉了。”苏晓月的声音,在安静的天台上,显得格外温柔。
她没有问他为什么不睡,也没有提明天报告的事情。她只是静静地走到他身边,将一杯冒着袅袅热气的热可可,塞进了他有些冰凉的手中。
那份恰到好处的温暖,顺着掌心,一直熨贴到心里。
“谢谢。”林浩侧过头,看着她。夜色下,她的脸庞显得格外柔和,那双总是清澈明亮的眼睛,此刻在星光的映照下,像是盛满了整个银河的温柔。
两人没有说话,只是并肩站着,一起眺望着远方。城市与星空,在这一刻,仿佛成了他们之间无声的背景。
许久,林浩才缓缓开口,打破了这份宁静。他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有些飘忽,却异常清晰。
“晓月,你知道吗?今天和克劳斯聊完,我忽然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他没有谈论哈特曼的阴谋,也没有提赵立新的卑劣,而是聊起了那个与他惺惺相惜的德国天才。
“我以前觉得,做科研,就是发更好的文章,站上更高的舞台,向世界证明我们能行。这很重要,但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这还不够。”
他转过头,认真地看着苏晓月:“克劳斯提醒了我。在学术的象牙塔之外,还有资本的丛林。那些我们费尽心血研究出来的、足以改变世界的技术,在某些人眼里,不是科学的瑰宝,而是可以被标价、被垄断、被锁进保险柜里牟取暴利的商品。”
“他告诉我,他的导师哈特曼,想把我们的技术,变成‘德意志的未来’。可我不想它只属于德意志。我想让它,属于这个世界,属于所有需要它的人。”
这是林浩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完整地,向苏晓月袒露自己内心深处,那份超越了个人荣辱和团队成败的、更宏大的理想。
他谈到与克劳斯那个“全工况自适应合金”的疯狂构想,眼中闪烁着属于创造者的、炽热的光芒。
他谈到,他想成立一家属于他们自己的公司,不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成为商业巨子。而是为了掌握自己技术的话语权,为了能将这些凝聚了他们心血的成果,以一种更公平、更高效的方式,真正地应用到航空、医疗、能源……那些能够切实改变人类生活的领域。
他谈到,他想建立一个纯粹的、属于科学家的技术联盟,吸纳像克劳斯这样怀抱着同样理想的人,去对抗那些企图用专利壁垒和资本霸权,来扼杀科学进步的“泰坦巨兽”。
“我是不是很可笑?”林浩自嘲地笑了笑,“我们现在连明天的报告会,都还不知道能不能挺过去,就已经开始在想这么遥远的事情了。”
苏晓月一直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