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不再是简单的“设计”。
这,是一次,从“0”到“1”的、真正的——“创造”。
两天后,当韩立阳,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再次推开806实验室的大门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林浩,依旧坐在那张桌子前。他的眼窝深陷,布满了血丝,下巴上,也冒出了一圈青色的胡茬。显然,他,已经整整两天,没有合眼了。
而在他面前那张巨大的白纸上,却出现了一幅,堪称“艺术品”的、充满了无数精妙细节和复杂结构的——手绘工程图纸!
“师……师兄……你这是……”韩立阳的声音,都在发抖。
“过来看。”林浩没有抬头,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解决了世界级难题后,那种独有的、强大的自信。
韩立阳凑上前去。
当他看清,图纸上那些,充满了天才想象力的、匪夷所思的设计时,他整个人,都呆住了。
“高温和低温的矛盾,我们用‘隔离’来解决。”林浩指着图纸上一个奇特的、如同“三明治”般的结构,解释道。
“你看这里,我们不再试图,去硬抗激光的热冲击。而是,反其道而行。我们主动,在样品周围,设计一个‘热沉’。这个‘热沉’,用的是,目前世界上,导热率最高的材料——单晶金刚石。它的作用,就是像一块海绵一样,主动地,将所有散射的激光能量,都‘吸收’掉。”
“然后,”他的笔尖,移到了“热沉”和“低温杜瓦瓶”之间,那段,充满了奇特镂空结构的连接件上,“我们在这里,设计一个‘热阻’结构。用导热率最低的气凝胶复合陶瓷,通过3D打印,制造出一个,既能保证结构强度,又能最大限度地,隔绝热量传递的‘柔性连接’。这样,高温区和低温区,就被我们,人为地,‘割裂’开了!”
单晶金刚石!气凝胶复合陶瓷!
韩立阳听得是心惊肉跳。这两种,可都是以“克”为单位来计价的、天价的“超材料”!在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
而现在,林师兄,竟然,如此轻描淡写地,就将它们,用在了自己的设计里!
这,就是“财大气粗”的底气!
“至于,热变形导致的光路不准问题,”林浩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属于顶级工程师的、自信的微笑,“我们,用‘补偿’来解决!”
他指着图纸上,另一组,更加精妙的、如同机械钟表般复杂的结构。
“你看,我在这里,设计了一套‘差动冷却’系统。我们不仅冷却样品台,我们还用一路独立的、微流量的液氮管路,去主动地,冷却那套负责激光聚焦的光学镜组的底座!”
“我通过计算,精确地,让镜组底座的‘冷缩’位移,和样品台的‘冷缩’位移,在方向上相反,在数值上,完全相等!”
“这样一来,无论温度怎么变,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将永远,保持不变!就像两艘,在同一条河流上,以同样速度行驶的船,它们,永远,是相对静止的!”
韩立阳,他呆呆地,看着眼前这幅,充满了“热沉隔离”、“柔性连接”、“差动冷却”等各种闻所未闻的、闪烁着天才光芒的设计的图纸。
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工程设计”了。
这,是将最底层的物理原理,与最前沿的材料科学,以及,最精妙的机械结构设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品!
他看着眼前这位,虽然外表疲惫,但精神,却如同神明般强大的大师兄,心中,最后一点,因为自己“出身不好”而产生的自卑,都烟消云散。
他终于明白,自己,和这位传奇师兄之间,真正的差距,在哪里了。
那,不是出身,不是履历,甚至,不是天赋。
而是一种,面对“不可能”,却敢于,去创造一个全新的“可能”的勇气与智慧。
林浩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用“土法”修炉子的愣头青了。
已经成长为一个,能够从最底层物理原理出发,进行系统性创新设计的、真正的——
“总工程师”。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