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几时,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林浩拍了拍韩立阳的肩膀,示意他安心。
“别急,这事儿,没你想的那么难。”他领着两个新人,回到了806实验室的会议区。
“走,大师兄,给你们上‘扫盲第一课’。”
在那块巨大的电子白板前,林浩,这位曾经也对“写本子”一窍不通的“学渣”,此刻,却俨然一副经验丰富的“老教授”的模样。
“写本子,说白了,就是讲故事。”林浩开门见山,直指核心,“尤其是你们这种,面向企业的横向项目,更要讲一个,能让‘甲方爸爸’听得懂、听得爽、愿意掏钱的好故事。”
“故事,得有一个模板。我教你们一个,最简单,也最通用的万能话术。”
他拿起电子笔,在白板上,写下了一行字。
“针对/面向(场景/需求),利用(技术/方法),解决(问题),实现(好处/指标)。”
“看到了吗?”他指着这行字,对两个听得无比认真的新兵说,“你们整个项目书的核心,就是要围绕这个模板,把它填充得有血有肉。”
他看向韩立阳:“立阳,你的项目,是‘高温合金激光修复’。那你的故事,就可以这么讲——”
他边说,边在白板上写。
“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这种在极端高温高压环境下服役的、关键‘热端部件’的损伤修复需求,我们利用课题组独创的、基于‘动态纳米晶化’理论的‘超快激光熔覆’技术,解决传统修复工艺中,存在的‘热影响区过大’、‘修复层与基体结合不良’、‘容易产生新生裂纹’等技术难题,最终实现修复后部件的疲劳寿命,提升50%以上,达到甚至超过新品标准,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延寿和保障,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一番话,说得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既点明了需求的“高大上”,又凸显了自身技术的“独一无二”,最后,还拔高到了“国家战略”的宏大意义。
韩立阳听得是茅塞顿开,连连点头,赶紧拿出小本本,飞快地记录着。
“秦峰,你的项目,也是一个道理。”林浩又转向秦峰。
“面向我国新型战机起落架中,‘TC4钛合金’这种关键承力构件的疲劳寿命精准预测的迫切需求,我们利用团队独有的、‘从原子模拟到宏观力学’的多尺度耦合计算方法,解决传统有限元模拟中,‘无法准确描述微观裂纹萌生’和‘忽略了材料本构非线性’的核心痛点,最终实现将构件的疲劳寿命预测精度,从行业平均的60%,提升到95%以上,为我国战机的安全飞行和维护保养,提供强大的理论保障。”
秦峰的眼中,也亮起了光芒。
他发现,经过林浩这么一“翻译”,原本那些冰冷的技术术语,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充满了吸引力、让甲方爸爸无法拒绝的“商业计划书”。
“明白了吗?”林浩看着两个已经“上道”了的新兵,笑着总结道。
“写本子,技术,只是骨架。而如何,把这个骨架,包装得,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有‘商业的诱惑力’,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好了,‘扫盲课’,就到这里。”他拍了拍手,“接下来的一个月,你们两个,就按照这个思路,去填充你们各自的‘血肉’吧。遇到任何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或者找高翔。”
看着眼前这个,正耐心地,向新人,传授着自己压箱底“屠龙之技”的林浩,秦峰的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他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大师兄”。
那不仅仅是一个,身份上的称谓。
更是一种,能力上的引领,和毫无保留的——
传承。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