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一张去米兰的“任命书”

作品: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作者:白杨沟的段逸朝|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03:15:30|字数:5806字

“你这次去,有三个核心任务。”

“第一,将我们关于‘动态纳米晶化’的理论,在欧洲的舞台上,清清楚楚地,讲出来。让他们知道,这个领域的‘规则’,从现在起,由我们来定义!”

“第二,利用罗西教授实验室最先进的原位电镜设备,对我们的‘自修复’样品,进行初步的探索性观察。我需要你,带回第一手的、最直观的微观证据!”

“而第三……”陈默看着林浩,又看了一眼屏幕上,那张正微笑着、眼中却已泛起泪光的、苏晓月的脸,语气,变得柔和了一些。

“与苏晓月同学,就我们两个课题组未来的长期合作事宜,进行深入的、面对面的探讨。她在那里,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我需要你们,共同,为我们团队,建立起一个,在欧洲的‘前哨站’。”

林浩站起身,双手,接过那份沉甸甸的“任命书”。

他感觉自己接过的,不仅仅是一份公派文件,更是整个团队的信任,是导师的期许,是他对未来的所有责任。

“是!陈教授!”他挺直了腰杆,用尽全身的力气,应道,“保证,完成任务!”

会议室里,瞬间,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屏幕那头的苏晓月,也用力地,鼓着掌,眼中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幸福地,滑落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林浩进入了出国前,最忙碌,也最充实的准备阶段。

他一边,要争分夺秒地,在新实验室里,制备出一批性能最优异的、可用于原位观察的“自修复”样品。

另一边,他也要在徐涛这个“万事通”的帮助下,开始办理繁琐的出国签证手续。

当他,拿着那本崭新的、还带着油墨香气的护照,和那份盖着学院红章的公派文件,第一次,走进意大利签证申请中心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他想起了几个月前,和苏晓月,一起来办理护照时的场景。

那时,米兰,还是一个遥远的、需要他们共同攒钱,才可能抵达的梦想。

而现在,他却即将,以一名公派访问学者的身份,拿着课题组全额资助的机票,堂堂正正地,飞向那座,承载了他所有思念的城市。

这一切,如梦似幻,却又如此的,真实不虚。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他们,用汗水、智慧和永不言弃的坚持,一点一点地,拼回来的。

签证的办理,异常顺利。

当他,将那张贴着申根签证的护照,拿回805办公室,交给陈默时,陈默,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然后,他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张小小的、加密的U盘,递给了林浩。

“这里面,是高翔和徐涛,这几天,根据我们最新的思路,模拟出的,关于‘自修复’过程的、一个初步的原子模型。虽然还不成熟,但足够,让你在那边的报告会上,给他们,带来一点小小的‘中国震撼’了。”

他拍了拍林浩的肩膀,用一种极其郑重的语气,说道:

“林浩,你要记住。我们这次,不仅仅是去做一次普通的学术交流。”

“你带去的,是我们团队的‘未来’。”

“我们,是在为一个,有潜力冲击《Science》或《Nature》正刊的、伟大的课题,去寻找最后一块,也是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去吧。”

“让米兰的阳光,见证我们,新征程的开始。”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方便以后阅读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124章 一张去米兰的“任命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124章 一张去米兰的“任命书”并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