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看着林浩,脸上,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正想说这件事呢。”他拿起笔,笑着说道,“看来,你们几个小子,还都算有良心,没忘了我们远在‘敌后’的功臣。”
他将笔尖,移到了徐涛的名字之后,稳稳地,写下了“苏晓月”三个字。
“苏晓月,第四作者。”
“我们这篇文章的作者列表,虽然人少,但每一个,都是对这项工作的完成,做出了直接的、不可或-缺的智力贡献的人。这份名单,就是我们‘地下联盟’的第一面‘功勋墙’!一个,都不能少!”
看着那份最终成型的、只有五个名字的作者列表,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这薄薄的一页纸,凝聚了他们所有的汗水、智慧、争吵、和解,以及最重要的——那份超越了个人利益的、牢不可破的战友情谊。
“那……王师傅呢?”
一片温馨的氛围中,徐涛还是忍不住,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是啊,王师傅。
这位MTS实验室的“门神”,这位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为他们提供了无数帮助的、可敬的长辈。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王师傅,他们也走不到今天。
然而,陈默,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和专业。
“我私下,会单独向王师傅,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他看着众人,用一种近乎“授课”的语气,说道,“而且,我已经决定,从我们那笔八十万的经费里,拿出一部分,作为‘技术服务费’,给王师傅包一个大大的红包。这,是对他劳动付出的物质肯定,他应得的。”
“但是,”他的话锋一转,“论文署名,是另一套规则。”
“学术论文的作者,必须是对文章的‘科学内容’,做出了直接的、创造性的、智力贡献的人。这是一个国际通行的、也是最基本的学术规范。”
“王师傅,为我们提供了最顶级的设备保障和技术支持,他的帮助,是‘保障性’的,是‘服务性’的。这非常重要,但它并不属于‘智力贡献’的范畴。把他挂在作者里,从短期看,似乎是报了恩。但从长期看,对我们,是一种不专业的表现;对他自己,一个不做研究的技术人员,挂一篇《Science Advances》,没有任何实际的职业帮助,反而可能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闲言碎语。”
“我们,要用最直接的方式,去感谢和回报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但同时,我们也要坚守最严格的学术底线。这,才是对科学,最大的尊重。”
陈默的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无懈可击。
林浩等人,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老师,又给他们,上了宝贵的一课。这一课,关于人情,更关于规矩。
至此,所有的尘埃,都已落定。
那份凝聚了所有人梦想和荣耀的“功勋墙”,正式确立。
陈默看着眼前这份完美的名单,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满意的笑容。
他拿起那份已经完成了最终排版的论文稿,深吸了一口气。
“好了,”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地下室里,显得格外清晰,“万事俱备。”
他将论文,递给了林浩。
“你,作为第一作者,来执行这最后一步。也让你,提前感受一下,这种将自己的心血,公之于世的感觉。”
林浩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他接过那份还带着温度的、沉甸甸的论文稿,走到电脑前,坐下。
他打开《Science Advances》的官方投稿网站,按照流程,一步一步地,上传稿件,填写信息,核对作者列表……
当他将那五个熟悉的名字,一一输入作者栏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仪式感。
林浩,高翔,徐涛,苏晓月,陈默。
这五个名字,将作为一个整体,永远地,烙印在这篇,即将震惊整个学术界的论文之上。
终于,所有的流程,都已走完。
屏幕上,弹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那个按钮——“Submit My Manuscript”(提交我的稿件)。
林浩的手,悬在鼠标上,他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他回过头,看了一眼身后站着的、同样屏息凝神的陈默、高翔和徐涛。
所有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同样的光芒。
那是紧张,是期待,更是对未来,那无限的憧憬。
林浩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
他移动鼠标,用尽全身的力气,郑重地,按下了那个决定他们命运的按钮。
“咔哒。”
一声轻响,如同战役打响的发令枪。
他们的“战争檄文”,正式,投向了那个属于世界顶尖强者的、最残酷、也最荣耀的战场。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