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a Materialia》!
这个名字,像一根针,刺痛了林浩的神经。这正是他之前,认为自己和陈默的成果,最应该去冲击的期刊。
而现在,它却成了对手即将攻占的“高地”。
“他们……动作怎么会这么快?”林浩喃喃自语,他感到一丝困惑和不甘。
“快?”徐涛苦笑了一下,“老林,你别忘了,人家那是什么团队。李瑞阳手下,光博士后就有四五个,博士生更是有十几号人。咱们这边,你一个人,干了人家一个加强排的活儿。人家一篇论文,十几个作者,分工明确,有人专门做实验,有人专门做表征,有人专门搞计算,有人专门写文章……那是一条成熟的、高效的‘学术流水线’!咱们呢?咱们是‘手工作坊’啊!”
徐涛的话,虽然残酷,却无比真实。
林浩默默地吃着饭,味同嚼蜡。
他知道,徐涛说的都是事实。在资源的体量上,在人力的规模上,他们和李瑞阳团队之间,存在着一道如同天堑般的鸿沟。
一股焦虑感,开始不受控制地,从心底蔓延开来。
他开始怀疑,他们当初定下的那个,冲击《Science Advances》的目标,是不是真的太过好高骛远了?当对手已经用坚船利炮,即将拿下《Acta》这个战略重镇的时候,他们还在峭壁上,用锤子和凿子,一点一点地,艰难攀登。
万一……万一等李瑞阳的文章发表出来,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学界已经普遍接受了他们的那套理论。那他们这篇更深入、但却“迟到”的文章,会不会反而被认为是“跟风之作”?
这个念头一出来,就像一棵毒草,在他的心里疯狂生长。
下午,林浩在进行甩带实验时,破天荒地,出现了一次低级失误。
因为分心,他没有精确控制好石英管的喷射压力,导致熔融的金属液滴,没有形成均匀的条带,而是在冷却铜辊上,溅出了一片难看的、长满了“冻刺”的金属疙瘩。
“嗤啦——”
伴随着一阵刺耳的摩擦声,甩带机发出了不堪重负的抗议,自动停了下来。
林浩懊恼地一拳砸在实验台上。
“怎么了?”
陈默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他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到了林浩的身后。
“没事,老师,就是……走神了。”林浩有些惭愧地低下了头。
陈默没有看那坨报废的样品,他的目光,落在了林浩那双充满了焦虑和不安的眼睛上。
“在担心李瑞阳他们?”陈默一针见血地问。
林浩的身体微微一僵,没有否认。
陈默没有批评他,只是平静地说:“跟我来。”
他带着林浩,走到了地下室的休息区。那里有一张小小的茶几和两把椅子。他从柜子里,拿出了自己那套宝贝的茶具,开始不紧不慢地,烧水、洗杯、温壶。
地下室里,实验的轰鸣声似乎都小了下去,只剩下“咕嘟咕嘟”的烧水声,和陈默摆弄茶具时,发出的清脆的、瓷器碰撞的声音。
一股淡淡的茶香,开始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林浩有些局促地坐着,不知道陈默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水开了。陈默提起水壶,用滚烫的沸水,冲泡着壶中的茶叶。第一泡,他没有倒给林浩,而是直接淋在了茶盘上那只紫砂的“茶宠”上。
“知道这叫什么吗?”陈默问。
“洗茶?”林浩试探着回答。
“嗯。”陈默点了点头,又重新注满了水,“喝茶,最忌心浮气躁。第一泡,火气、杂气太重,不能喝。得把它舍弃掉,才能迎来后面真正的醇香。”
他将第二泡冲出的、色泽金黄的茶汤,缓缓倒入林浩面前那个小小的品茗杯中。
“做科研,也是一个道理。”陈默的声音,平静而悠远,“外界的那些喧嚣、那些关于谁快谁慢的争论,就是这第一泡的‘杂气’。你如果把它喝下去了,那你的心,就乱了。心一乱,手上的活儿,自然也就跟着乱了。”
林浩端起茶杯,滚烫的杯壁,让他瞬间清醒了不少。他看着杯中澄澈的茶汤,若有所思。
“老师,可是……我担心,我们会被他们抢占先机。”林浩还是将自己心底最深的忧虑,说了出来,“如果他们的《Acta》先发表,学界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印象,那我们……”
“先机?”陈默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从容和……藐视。
“林浩,你要记住,在真正的科学发现面前,从来就没有什么‘先机’,只有‘对’与‘错’,‘深’与‘浅’。”
他呷了一口茶,缓缓说道:
“让他们去发,让他们去敲锣打鼓,让他们去告诉全世界,他们发现了‘低温不脆化’。我们甚至,还要感谢他们。”
“感谢他们?”林浩更糊涂了。
“对,感谢他们。”陈默的眼中,闪过一丝战略家的睿智光芒,“感谢他们,用一篇顶刊论文,为我们这个研究方向,预热了整个学术圈的关注度。等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的时候,我们再把我们的东西,拿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