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最后一块“千层饼”

作品: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作者:白杨沟的段逸朝|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03:15:18|字数:5436字

陈默那番充满了悲壮和决绝的话语,像一把烧红的战刀,瞬间,斩断了林浩心中所有关于疲惫和退缩的杂念。

他那已经快要熄灭的意志,在导师那疯狂火焰的炙烤下,再次,被锻造成了一块坚硬的、滚烫的烙铁。

最后的24小时,开始了。

整个地下室,仿佛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即将要爆炸的、被抽干了所有情感只剩下冰冷目标的引擎。

林浩彻底进入了一种“人机合一”的、近乎麻木的状态。

他的大脑,已经放弃了所有复杂的思考。他不再去问,为什么这个配方不行,为什么那条冷却曲线不对。他只是,像一台最精密的、被输入了指令的机器人,机械地、精准地,执行着陈默从门缝里递出来的、一张又一张写着全新参数的纸条。

他的身体,也似乎忘记了疲惫。饥饿了,就抓起徐涛送来的、堆在墙角的面包,胡乱地啃上两口;口渴了,就直接对着水龙头,灌上一肚子冰冷的自来水;困了,就在机器运转的间隙,靠在冰冷的水泥墙上,闭上眼睛,强行让自己“待机”十分钟。

而陈默,也彻底化身为一个最疯狂的“炼金术士”。

他抛弃了所有复杂的理论推导,完全凭借着自己那在学术海洋里浸淫了数十年的、最顶尖的、也是最玄妙的“科学直觉”,去进行最后的、天马行空般的“排列组合”。

他甚至,开始尝试一些在教科书里,被明确定义为“禁忌”的组合。

比如,他会让林浩,在甩带的过程中,故意向真空腔里,泄入极其微量的、百万分之一个大气压的氧气,试图通过“微氧化”,来诱导非晶基体中产生纳米尺度的“异质核心”。

再比如,他会让林浩,在熔炼时,用电弧,故意去“轰击”某一种特定的、熔点较低的元素,试图在熔体内部,人为地,制造出一种不均匀的“温度梯度”,从而影响后续的结晶动力学。

这些操作,任何一个,写进论文里,都可能被审稿人,直接判定为“实验操作不规范”。

但现在,他们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他们就像两个被逼到悬崖尽头的亡命之徒,任何一根看似可以救命的稻草,他们都要死死地抓住,哪怕,那根稻草,本身就带着剧毒。

然而,现实,是冷酷的,它从不相信奇迹。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地下室的废料盒,越堆越高。

那些曾经被林浩寄予厚望的、闪烁着亮银色光芒的金属薄带,如今,像一堆被随意丢弃的、毫无价值的锡纸,在角落里,堆成了一座令人绝望的小山。

距离72小时的最后期限,只剩下最后四个小时。

林浩看着自己手中,那最后一块,也是唯一一块,还完好无损的“千层饼”原料,感觉自己的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地攥住了。

所有的希望,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赌注,都系在这薄薄的、只有指甲盖大小的一片上了。

他的身体,已经达到了极限。连续近三天的高强度、不间断作业,让他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他的眼睛,酸涩肿痛,看东西都开始出现双影。他的双手,更是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烫伤和划痕,每一次拿起镊子,都会传来一阵阵钻心的疼痛。

但这些,都比不上他精神上的疲惫。

那种,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被反复消磨、反复碾压后,所剩下的、那种如同风中残烛般的、濒临崩溃的绝望。

他甚至,已经不敢再去MTS实验室了。他害怕,再看到王师傅那从期待,到疑惑,再到同情和失望的眼神。

他看着手中这最后一块“千层饼”,心里,第一次,涌起了一股想要逃离的冲动。

他想,就这样吧。

结束吧。

我们已经尽力了。我们已经,做了所有我们能做的一切。

我们输了,输得不冤。

就在他即将要被这股放弃的念头彻底吞噬时,陈默办公室的门,打开了。

陈默走了出来。

他的样子,比林浩还要狼狈。

他的头发,像一团被狂风吹过的鸟巢,胡乱地立着。他的眼窝,深深地陷了下去,让他那张本就清瘦的脸,显得更加瘦骨嶙峋。他的嘴唇,干裂得起了皮。

他走到林浩面前,没有看他,而是拿起了林浩实验记录本上,那张已经画满了叉的、最新的“作战地图”。

他盯着那张图,看了很久,久到林浩以为他也要放弃了。

然后,他拿起笔,用一种极其缓慢的、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的动作,在那张已经几乎没有空白位置的图上,又画下了一个小小的、代表着全新参数组合的坐标点。

那个点,处在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极其偏僻的“角落”。

“这是……最后一个了。”陈默的声音,沙哑得像破旧的风箱,“我把我能想到的,所有的可能性,都穷尽了。如果这个,再不行……”

他没有再说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方便以后阅读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88章 最后一块“千层饼”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88章 最后一块“千层饼”并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