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魔鬼”藏于断口

作品: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作者:白杨沟的段逸朝|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03:14:57|字数:5904字

“我们LM-101的优异塑性,很可能就来源于这种‘多重剪切带’的萌生、扩展和相互作用。它们就像一个安全网,阻止了任何一条微裂纹,发展成致命的‘超级裂纹’。”

林浩听得茅塞顿开,他感觉自己离那个最终的真相,又近了一大步。陈默的比喻,让他对这个复杂的物理过程,有了极其直观的理解。

“那……那我们怎么才能‘看’到这些剪切带呢?”林浩激动地问,“SEM好像只能看到断口,是‘犯罪现场’,但我们看不到‘犯罪嫌疑人’本身啊。”

“问得好。”陈默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赞许,“你已经学会像一个研究者那样思考了,不再只满足于现象。这就是你接下来的、真正的挑战。”

他转过身,看着林浩,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SEM看到的,只是‘结果’,是人死后的‘尸体’。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进行‘活体解剖’,是去观察犯罪嫌疑人(剪切带)在‘作案’时的具体行为。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求助于一个更强大的武器——”

他在白板上,重重地写下了三个英文字母:

TEM。

“透射电子显微镜。”陈默的声音,带着一种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魔力,“它能让我们在原子尺度上,去观察材料的内部结构。它的分辨率,比SEM高上千倍。只有在TEM下,我们才能真正看清楚,那些我们推测存在的‘多重剪切带’,到底长什么样,它们是如何分布的,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林浩的心,开始“怦怦”直跳。他当然知道TEM是什么,那是材料科学领域最顶级的、也最复杂的“神器”。在本科时,老师讲到TEM,都称之为“材料科学家的眼睛”。能亲手操作它,是每一个材料学博士的梦想。

“但是,”陈默的语气,又像一盆冰水,浇了下来,“想要让TEM发挥威力,有一个前提——你必须做出合格的样品。”

他看着林浩,一字一句地说道:“TEM的电子束,要穿透样品。这意味着,你需要把你那坚硬无比的、直径3毫米的LM-101样品,通过切割、研磨、抛光、凹坑、离子减薄等一系列复杂到令人发指的步骤,最终,在样品的中心区域,打出一个薄到电子束可以穿透的、厚度只有几十个纳米的‘孔’。”

“几十个纳米……”林浩喃喃自语,这个尺度,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那比一张纸的厚度,还要薄上几千倍。

“这个过程,成功率极低,极其考验你的耐心、细心和手艺。它需要你像一个瑞士钟表匠一样,对每一个微米都斤斤计-较。它比你之前‘手搓’样品,要难上十倍不止。”

陈默看着已经被这番描述镇住的林浩,最后说道:

“这,才是真正的挑战。是通往问题核心的、最后一公里的‘地狱之路’。你敢接吗?”

林浩看着白板上那三个闪闪发光的字母,又想起了陈默画的那个“多重剪切带”模型。他知道,TEM这扇门后面,藏着他想要的所有答案,藏着能让张远之流闭嘴的、无可辩驳的“铁证”。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里,没有了丝毫的畏惧,只剩下无尽的渴望和斗志。

“我敢。”他回答,声音不大,但异常坚定。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方便以后阅读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26章 “魔鬼”藏于断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26章 “魔鬼”藏于断口并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