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岱年轻气盛,也附和道:“周将军所言极是!孙策虽勇,然根基未稳,可令黄祖谨守江夏,牵制其兵锋。待我主力西进,克定益州,再回头收拾江东不迟!”
张浑则较为谨慎:“西进巴蜀,虽利益巨大,然蜀道艰难,易守难攻。若顿兵坚城之下,迁延日久,恐东线生变。孙策若趁虚而入,江夏有失,则荆州震动。不如…先巩固根本,强化水军,与孙策争夺江夏水域控制权,将其扼杀于萌芽。”
文臣这边,意见亦不相同。
韩嵩倾向于保守:“荆州新定,虽经三年积累,然四战之地,不宜两面树敌。或可遣使结好孙策,暂缓兵戈,甚至…可尝试联姻以结盟好,集中精力西图或北望。”他提到了“联姻”,这是基于现实政治的考量。
蒯良沉吟道:“联姻或可一试,然杀父之仇恐非轻易可解。孙策桀骜,未必肯受羁縻。老夫以为,当以震慑为主,结好为辅。可遣一上将增援江夏,示之以强,令其不敢妄动,为我军战略方向抉择争取时间。”
蒯越的目光则更为深邃,他缓缓开口:“主公,诸公之议皆有道理。然越以为,观天下大势,曹操、袁绍之争乃主流,孙策虽锐,然其地偏东南,短期内难成气候。我荆州未来之关键,仍在北而不在东,在西而不在南。”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荆州北部:“曹操、袁绍无论谁胜,下一个目标,必是南下。我荆州乃其必经之路!故,当下之要务,非与孙策争一时之短长,而是加速整合内部,极大增强实力,以应对未来北方之巨变。”
“如何加速?”林羽问道,眼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西取益州,固然是上策。然正如张将军所言,蜀道难行。强攻不如智取。”蒯越压低了声音,“可双管齐下。一面,继续与刘璋保持友好,通商贸易,麻痹其心;另一面,秘密联络益州内部对刘璋不满之士,如张松、法正之流,许以重利,以为内应。待时机成熟,或可里应外合,兵不血刃拿下益州要害。此乃长久之计,急不得。”
“那眼下东线之患?”周芷轻声问道,她更关注迫在眉睫的威胁。
“至于孙策…”蒯越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其势虽猛,然亦有隐忧。其寄身袁术麾下,名为部将,实同割据,袁术岂能长久容他?且其横扫江东,杀戮过甚,士族未必归心。我军可采取‘以守为攻,伺机离间’之策。”
“详细说来。”林羽身体微微前倾。
“增兵江夏,加强防务,令黄祖(或派一心腹大将)采取守势,依托水寨城池,挫其锐气。同时,可派能言善辩之士,潜入江东,或散播谣言,离间孙策与袁术,与当地士族;或暗中结好其麾下如周瑜、张昭等重臣,未必使其归附,但求埋下猜忌种子。待其内部生变,或与袁术决裂,我再观其衅而动,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蒯越的策略,兼具战略眼光与战术灵活性,既考虑了长远发展(西取益州),又妥善应对了眼前威胁(遏制孙策),更指出了未来的主要矛盾(应对北方胜者)。
林羽沉思良久,目光扫过众人,最终缓缓开口:“异度(蒯越字)之策,老成谋国,深合我心。”
他站起身,决断道:“战略既定:北守、西图、东稳!”
“周猛!”
“末将在!(通过文书)”
“北境防务,万不可松懈!多派斥候,密切关注曹操、袁绍动向!”
“遵命!”
“蒯良先生!”
“老夫在!”
“西和益州、密谋内应之事,便交由先生与‘谛听营’共同筹划,务必隐秘!”
“必不负重托!”
“张浑!”
“末将在!”
“命你率一万精锐,即日启程,增援江夏!协助黄祖加固城防,操练水军。对孙策,以守为主,非我令,不得主动出击!但要打出我军旗号,示之以威!”
“得令!”
“蒯越先生!”
“越在!”
“离间江东之事,由你全权负责,所需金银细软,皆可调用!”
“明白!”
“韩先生,”林羽看向韩嵩,“结好乃至联姻之议,亦可作为辅助手段,由你酌情遣使试探,但不必抱过大期望,关键在于展示我荆州和睦之意,麻痹对方。”
“老臣领命。”
一条条指令清晰发出,荆州这艘大船,在沉寂三年后,再次调整风帆,驶向波涛汹涌的未来。
议事散去,林羽独留周芷在堂。
“芷儿,你觉得蒯越之策如何?”林羽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征询。
周芷轻声道:“蒯异度深谋远虑,然…妾身以为,他低估了孙策的威胁,也高估了离间之策的效果。孙伯符非常人,周瑜亦为俊杰,其君臣相得,恐非轻易可离间。东线…恐终须一战。”
林羽点头:“我亦有此虑。然现阶段,蒯越之策是最稳妥的选择。先稳住局面,加速自身强大。待我整合益州,或北方有变,再与孙策一决高下不迟。”
他走到窗前,望着东南方向,目光深邃:“孙伯符…希望你能给我足够的时间。”
周芷走到他身边,柔声道:“主公布局已定,只需依计而行,步步为营。妾身相信,荆州在主公手中,必能立于不败之地。”
【建安元年战略抉择已定:采取“北守、西图、东稳”策略。重点经营益州方向,稳健应对孙策。获得特质“深谋远虑”(长期战略执行力提升)。荆州势力进入新一轮战略扩张期。】
历史的车轮驶入建安元年,荆州的棋局,已然布下。而下一子的落下,或许将牵动整个天下的格局。
喜欢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