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情报网升级,暗探现踪迹

作品:丐帮神丐|作者:爱吃馋嘴蛙的郑辉煌|分类:历史|更新:2025-11-10 23:48:57|字数:11784字

丐帮学堂的风波平息后,我把重心转回了情报网的优化上。

这事儿说起来简单,无非是建立“分级传递制度”,但做起来才知道有多繁琐。以前丐帮的情报传递,全靠弟子们口口相传,或者用简单的暗号、字条传递,不仅速度慢,还容易出错,甚至经常出现情报被截获、被篡改的情况。上次襄阳保卫战,就因为一份重要情报传递延误,差点让蒙古军钻了空子,现在想起来还后怕。

我召集了情报堂的所有长老和分舵情报负责人,在襄阳总部的情报堂开了个会。一进门,就看到满屋子的人都皱着眉头,桌子上堆满了乱七八糟的情报字条,有的写在碎布上,有的写在草纸上,还有的直接画了些让人看不懂的符号。

“林长老,您来了。”情报堂的张长老站起身,叹了口气,“您看看,这就是咱们现在的情报,乱七八糟的,整理起来比登天还难。有时候一份情报从分舵传到总部,得花三四天时间,等咱们弄明白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我点点头,拿起桌上的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北地有异动,人数不明”,字迹潦草,连具体地点、时间都没写。“张长老,你说的没错,这样的情报,跟没说一样。”我把字条扔回桌上,“从今天起,咱们情报网要彻底改革,按‘收集-整理-传递-分析’四个环节来,每个环节都要有专人负责,建立分级制度。”

我顿了顿,继续说:“首先,各分舵设立‘情报收集点’,由分舵情报负责人统一管理,收集当地的情报,不管是蒙古军动向、朝廷动态,还是民生、物价、流民情况,都要记录下来。记录的时候,必须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能含糊其辞。”

“其次,每个分舵设‘情报整理员’,专门负责把收集到的情报分类整理,分成‘紧急情报’‘重要情报’‘一般情报’三类。紧急情报比如蒙古军突袭、城池被围,要立刻传递;重要情报比如蒙古军粮草运输路线、朝廷官员调动,要在一天内传递;一般情报比如物价变动、流民流向,三天内传递即可。”

“然后是传递环节,咱们要建立‘传递站’,从各分舵到襄阳总部,每隔五十里设一个传递站,由专门的‘传递弟子’负责接力传递。传递弟子要经过严格筛选,必须忠诚可靠、身手敏捷,还要会用咱们新制定的密码。”

“最后,襄阳总部设立‘情报分析堂’,由张长老负责,组织一批识文断字、心思缜密的弟子,对传递回来的情报进行分析,提炼出关键信息,然后上报给帮主和我,为决策提供依据。”

我一边说,一边把提前画好的“情报传递流程图”挂在墙上。这张图是我按照现代信息传递的模式画的,清晰明了,标注了每个环节的负责人、职责和时间限制。

底下的人看得眼花缭乱,有人忍不住问:“林长老,这密码是什么东西?咱们以前都是用暗号,现在弄个密码,弟子们能学会吗?”

“密码比暗号更安全,也更容易学习。”我笑着说,“我已经制定了一套简单的密码规则,用数字代替常用字,比如‘蒙古’对应‘12’,‘进攻’对应‘34’,‘襄阳’对应‘56’,组合起来就是‘’,代表‘蒙古进攻襄阳’。另外,我还设计了一套‘密码本’,每个分舵负责人和传递弟子人手一份,严格保管,不准泄露。”

我把印好的密码本发给大家,上面除了数字对应表,还有简单的加密和解密方法。“大家回去后,要组织弟子们认真学习,尤其是传递弟子,必须熟练掌握,下次开会我要抽查,要是有人不会,可别怪我不客气。”

张长老翻看着密码本,连连点头:“林长老,这办法好!有了这密码本,就算情报被截获,敌人也看不懂,安全性大大提高了。而且这传递站制度,能让情报传递速度快很多,以后再也不会出现情报延误的情况了。”

“不仅如此,”我补充道,“我还要求每个情报收集点,每天都要上报一份‘情报简报’,不管有没有重要情报,都要按时上报。这样咱们就能及时掌握各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会议结束后,各分舵负责人都回去落实改革措施了。我和张长老留在情报堂,继续完善情报分析堂的建设。我从丐帮学堂里挑选了二十个识字多、脑子灵活的弟子,组成了情报分析小组,教他们如何分类、筛选、分析情报,还教他们用简单的图表来展示情报数据,比如用柱状图展示各地流民数量,用折线图展示物价变动趋势。

一开始,这些弟子还不太适应,觉得用图表太麻烦,不如直接看文字来得方便。我耐心地给他们演示:“你们看,这张流民数量图,一眼就能看出哪个地方流民最多,哪个地方流民最少,比你们看一大堆文字要清楚得多。以后咱们向帮主汇报的时候,带着这些图表,帮主也能快速了解情况,做出决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丐帮神丐》,方便以后阅读丐帮神丐第23章 情报网升级,暗探现踪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丐帮神丐第23章 情报网升级,暗探现踪迹并对丐帮神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