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栓看着我,眉头渐渐舒展开:“行吧,林长老,俺老栓信你一次。南舵的弟子,俺让他们都去学堂上课!”
有了赵老栓带头,其他长老也纷纷表态:“既然赵舵主都同意了,那俺们也没意见。”“试试就试试,要是真有用,以后就把学堂办下去!”
我心里松了口气,丐帮学堂这事儿,总算是定下来了。可我知道,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的麻烦等着我。
三天后,丐帮学堂正式在襄阳总部的后院开课。我特意让人把后院的破柴房收拾了一下,用土坯搭了几张桌子,又找了几块平整的石板当凳子。没想到,第一天来上课的弟子就超过了两百人,把小小的柴房挤得满满当当,窗户外面还扒着不少看热闹的。
请来的老秀才姓王,原是襄阳府学的先生,因得罪了主和派官员被罢官,家里穷得快揭不开锅,听说丐帮请他教书还管饭,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王秀才站在土台上,看着下面一群穿着破烂、脸上带着泥污的丐帮弟子,多少有点不自在。他清了清嗓子,刚想开口讲《三字经》,就被一个弟子打断了:“先生,俺们不想学那些之乎者也,俺们想认字记账,想知道怎么不生病!”
这话引来一片附和:“对!俺们要学有用的!”“别讲那些没用的,教俺们写自己的名字!”
王秀才愣住了,一脸为难地看着我。我赶紧站起来打圆场:“各位弟子安静!王先生先教大家认字、写名字,然后教算术记账,卫生知识我来教。大家都别急,一步步来。”
弟子们渐渐安静下来,王秀才这才开始讲课。他先教大家写“人、口、手、足”这些简单的字,然后教弟子们写自己的名字。看着弟子们握着粗糙的木炭,一笔一划地在麻纸上写自己名字的样子,有的写错了就用袖子擦,擦了又写,眼里满是认真,我心里忽然有点感动。
这些弟子大多是孤儿,从小在街头乞讨长大,没人教过他们认字,甚至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现在,他们有了学习的机会,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是藏不住的。
可麻烦还是来了。开课没几天,就有几个老资格的六袋弟子不来上课了,还在私下里煽动其他弟子:“学那些破字有啥用?能当饭吃还是能打胜仗?林长老就是瞎折腾,忘了丐帮的本分!”
带头的是个叫孙虎的弟子,一身蛮力,武功不错,在弟子里有点威望,就是脑子不太灵光,最是守旧。
我听说这事儿后,没直接去找孙虎,而是让人把他叫到了执法堂。
孙虎一进执法堂,就梗着脖子,一脸不服气:“林长老,您找俺啥事?要是为了上课的事儿,俺可先说了,俺不去!俺孙虎靠的是拳头吃饭,不是靠那些破字!”
我看着他,没生气,反而笑了:“孙虎,你觉得认字没用?那我问你,上次你去江南分舵送粮,账本上写着‘上等米五千斤,中等米三千斤’,你是不是把中等米当成了五千斤,多送了两千斤?”
孙虎脸一红,嘟囔着:“那不是俺看错了嘛,反正都是粮食,多送点也没啥。”
“没啥?”我把脸一沉:“那两千斤米,能让一百个流民吃一个月!你一句看错了,就浪费了这么多粮食,要是战时,这就是耽误了军情!”
孙虎低下头,不说话了。
我接着说:“还有,上次你带队去巡查,遇到蒙古间谍,间谍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今夜三更,袭扰北舵’,你不认识字,拿着纸条跑了半个时辰才找到懂字的弟子,差点让北舵遭了殃。这事儿你忘了?”
孙虎的头埋得更低了。
“孙虎,我知道你武功好,打仗勇猛,是条汉子。”我的语气缓和下来:“可现在是抗蒙的关键时候,光有勇没用,还得有谋。你要是能认字,能看懂账本、看懂情报,将来就能当舵主,带更多的弟子打仗,立更大的功劳。要是一直不认字,只能当个冲锋陷阵的小卒,你甘心吗?”
孙虎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动摇。
“这样吧,”我趁热打铁:“你跟我去学堂看看,要是觉得真没用,我再也不逼你上课。要是觉得有用,你就好好学,怎么样?”
孙虎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行,俺听林长老的。”
我带着孙虎来到学堂,此时王秀才正在教弟子们算术,黑板上写着“三加五等于八”“十减四等于六”,弟子们学得津津有味。旁边的角落里,几个弟子正在练习记账,用我教的简单记账法,把每天的收支记得清清楚楚。
我指着那些记账的弟子:“孙虎,你看,他们现在都能自己记账了,再也不用担心记错数、算错账。将来你要是当了舵主,手下管着几百号弟子,几百斤粮草,要是能自己记账,是不是省了很多麻烦?”
孙虎看着那些认真学习的弟子,又看了看自己粗糙的双手,沉默了很久,忽然说道:“林长老,俺错了。俺明天就来上课,俺也想认字,想记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